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G分治疗2 w末起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N分及总分治疗4 w末起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P分各时点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2.2 PANSS评分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2.2.1 时间因素主效应方差分析结果 两组PANSS评分P、N、G分及总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下降趋势(F=64.780,8.054,33.781,79.516,P均<0.01)。
2.2.2 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交互效应方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PANSS评分P、N、G分及总分的F值分别为0.055、2.523、2.133、2.936,P值分别为0.965、0.063、0.102、0.039。说明P、N、G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效应(P>0.05),而总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
2.2.3 分组因素主效应方差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PANSS评分P、N、G分及总分的F值分别为0.021、13.774、9.862、8.934,P值分别为0.887、0.001、0.004、0.0056。说明除了阳性症状量表分值外,两组间N、G分及总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
2.3 临床疗效 治疗8 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9%,两组有效率比较经Ridit分析有显著性差异(U=2.089,P<0.05)。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头晕、嗜睡、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静坐不能、扭转痉挛头颈部僵硬、肌强直、震颤等锥体外系不良反应(EP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 w末TESS评分研究组为(3.34±2.10)分,对照组为(6.03±3.21)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4.016,P<0.01)。
3 讨论
奎硫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属吩噻嗪类衍生物,对多巴胺(DA)D2受体和5-羟色胺2A(5-HT2A)受体有双重阻滞作用,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的疗效 [3,4]。而氟哌啶醇是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对D2受体亲和作用强,对其它受体作用较小;临床实践证明,它对患者的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损害改善不明显,甚至有加重这种趋势的倾向[5];长期服用氟哌啶醇治疗的患者,多数合并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功能低于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6]。
本研究显示,治疗8 w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5.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NSS评分治疗2 w末起两组总分、P分及研究组G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两组P分各时点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提示奎硫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疗效相当。治疗4 w末起研究组N分及对照组G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8 w末对照组N分虽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G分治疗2 w末起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N分及总分治疗4 w末起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0.05);提示奎硫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焦虑/抑郁、认知症状)及总体疗效显著优于氟哌啶醇。本研究还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以镇静作用、体位性低血压、抗胆碱能作用、体质量增加多见,对照组以严重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多见。此结果与文献报道相一致[7]。
综上所述,奎硫平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与氟哌啶醇相当,改善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焦虑/抑郁、认知症状)及总体疗效显著优于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程度较轻,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可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
【参考文献】
[1] 宋艳萍.国产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12(5):350
[2]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97~202
[3] 杨晓瑜,王振英,吕印伟,等.奎硫平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认知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J].临床身心疾病杂志,2007,13(1):29
[4] 王任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