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临床的应用 |
|
化个性化的糖尿病饮食。本研究目的就是对该软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年12月~2008年 6月在广东药学院附属门诊部内分泌科、珠海市南屏医院内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入选标准:糖尿病诊断符合1997年ADA诊断标准,年龄在35岁以上,肝肾功能基本正常,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入选前已接受降糖药物治疗且病情相对稳定,其药物剂量至少在入选前4周内保持不变,入选后不增加药物的剂量,不更换药物的种类,只有当空腹血糖<3.0 mmol/ L或出现低血糖时,在医生指导下减少药物剂量或停药。排除标准: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急性并发症及糖尿病肾病。本研究共纳入80例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6.3岁。 1.2 方法 所有入选对象均于实验前、实验后8周、12周由专人测定身高(m)、体质量(kg),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留取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受试者由专人指导学习糖尿病饮食治疗的一般知识,学习食物交换份法饮食软件使用。护士打印患者自行选择的菜单处方,并发给参加实验者每人一台配餐电子秤,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电子秤的方法、烹调技巧及食品选择、称重的方法。 1.3 检测指标 AEROSET2000全自动分析仪酶法测定FBG、2hPBG、TC、TG;高效液相法测定HbA1c。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使用SPSS 13. 0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士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着性。 2 结 果 2.1 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辅助治疗糖尿病前后各观察指标的变化 食物交换份法饮食辅助软件治疗8周后患者BMI、HbAlc均降低(P<0.05), 2 hPBG明显降低(P<0.01);治疗12周后,病人BMI、FPG、2 hPBG、TG、HbAlc均降低,差异有非常显着性(P<0. 01)。见表1。表1 0周、8周及12周糖尿病患者FPG、2hPBG、HbAlc、BMI、TC 、TG值变化 2.2 患者评价 通过自设问卷调查,患者对糖尿病食品交换份法饮食软件的使用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软件使用方便、容易操作、生活质量改善、依从性好。结果见表2。表2 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该饮食软件的评价 3 讨 论 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发病过程。饮食结构不合理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在糖尿病现代治疗中,饮食治疗占有重要地位。 资料显示,糖尿病患者虽间接或直接接受过医生或营养师的饮食指导,但仍有相当多的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使代谢紊乱得不到良好控制。其主要原因是目前饮食治疗量化不够具体,可操作性较差,患者不易坚持。所以提供合理科学的饮食量化方案是解决糖尿病患者坚持饮食治疗的技术关键,是糖尿病综合治疗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4]。 在饮食治疗中最重要的是患者食谱的合理设计,其中控制热能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目前常见的食谱设计方法有计算法、主食固定法和食物交换份法。在实际操作中,上述方法各有特点,各有利弊。 食物交换份法是将食品分成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豆乳类、肉蛋类、硬果类、油脂类。同一类中各种食物的每份重量不同,但都是产热90 kCal,同类食物可以进行交换。患者可以根据实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高龄老人高血压与血尿酸关系的临床观察和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