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
|
孙兆贞 李 平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84(1999)04-0146-02
Difficult Point and Countermeasure During Implementation of Holistic Nursing Care in TCM Hospital Sun Zhaozhen,Li Pi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Shandong 250011 China)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是中医护理改革的突破口。我院从1997年6月开始进行整体护理的试点工作,经过两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1 主要问题 1.1 各级人员思想观念需转变。医院管理层存在着重医疗、轻护理,护理附属于医疗的片面观念,而护理人员长期以来受功能制护理的影响,把执行医嘱和技术操作作为护理工作的根本目标。 1.2 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认识上尚待统一。在护理模式的转变中,把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有机地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模式,是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关键。 1.3 中医护理诊断尚无统一标准。近年来探讨的中医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有时不易明确区分,尚无统一标准[1]。而整体护理已使用国际标准化的128项护理诊断,在临床上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 1.4 西医的整体护理表格不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西医的护理表格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制订的。中医护理表格该如何制订,才能和中医理论、临床辨证施护有机的结合起来,便于临床操作,尚待探索。
2 对策 2.1 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使各级人员转变观念。为保证护理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主动向院领导、相关科室人员宣传创建模式病房的目的、开展整体护理的意义,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认识到开展整体护理是医疗工作高效率运转的保证,是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具体体现,开展的好坏与医院的整体利益密切相关。在积极协调努力下,院长亲自组织召开相关科室办公会,批阅实施方案及完善支持系统的各项措施,减少或取消临床护士所承担的非护理性工作。护理部通过召开全院护理人员动员大会;选派护理骨干参加省内外整体护理学习班,并参观试点医院模式病房;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模式病房的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转变护理观念,统一思想,掌握整体护理的内涵。 2.2 中医护理与整体护理内涵上的统一,在实践上的互补,形成了中西医结合式的整体护理模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2.2.1 中医护理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和实践基础上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把病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既看重疾病,又重视人的心理状态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医护理原则与现代整体护理的原则相似,这是中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一大优势。 2.2.2 整体护理的临床实践,其核心就是将护理程序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各个环节,临床护士必须通过护理程序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中医护理的临床实践是靠辨证施护来完成的,辨证施护与护理程序虽在文字表述上不同,但内涵非常接近。辨证就是评估和诊断的过程,施护就是计划和实施阶段,将辨证施护与护理程序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扬长避短,制订出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护理方案,给病人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 2.2.3 运用护理程序,通过中医“四诊”的方法,全面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应用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脏腑辨证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护理诊断,制订针对性较强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并根据临床效果,随时修订补充。 2.3 中医护理诊断的确定应符合机体的情况,针对性强,突出中医护理的优势。 2.3.1 中医护理诊断是指在全面了解病人身心健康资料基础上,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八纲、脏腑、卫气营血等辨证方法判断病人身心状态,归纳出需要通过护理手段解决或部分解决的有关病人身心的健康问题。其内容不但包括了呼吸、饮食、排泄、情感、安全等基本需要,而且要反映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状态。因此,一个完整的中医护理诊断包括病因、病性、主证(症候)三方面内容。如胃脘疼痛:[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48例膀胱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