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脏术后病人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观察 |
|
疗刚结束时及治疗后30min观察床旁心电监护仪,详细记录血压、脉搏、心率,同时抽取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 1.2.3 由专人收集整理资料。采用双盲法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胸部物理治疗对血气分析的影响见表1。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PaCO2、PaO2、SaO2变化不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30min与治疗前相比,PaCO2显著下降,PaO2、SaO2显著上升(P<0.05)。
表1 胸部物理治疗对血气分析的影响(±s)
PaO2 kPa PaCO2 kPa SaO2 % 治疗前 10.92±0.26 4.76±0.90 94.50±0.30 治疗结束时 10.84±0.32 4.82±0.60 95.60±0.20 治疗后30min 12.30±0.46 3.46±0.50 97.60±0.60 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30min与治疗前相比,P<0.05。
2.2 胸部物理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见表2。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心率轻度加快,血压也稍高。治疗后30min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表2 胸部物理治疗对心功能的影响(±s)
收缩压 kPa 舒张压 kPa 平均动脉压 kPa 心率 /min 治疗前 16.70±0.48 10.10±0.42 12.02±0.65 85±3.5 治疗结束时 19.40±0.54 11.20±0.82 14.32±0.52 92±0.6 治疗后30 min 17.20±0.34 10.40±0.45 12.48±0.78 82±0.2 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心率有显著差异,其它无差异。治疗结束后30min与治疗前相比无差异。
3 讨论 3.1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因体外循环强迫肺灌注的原因使肺顺应性下降,肺弹性减弱,肺泡张力变小[1]。若术后病人不及时有效地清除聚于肺部及小气道的分泌物,则会减小肺部交换面积,使肺张力下降,有效通气量降低,从而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此为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2]。现采用庆大霉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雾化吸入,并在雾化治疗后给予叩背,嘱病人行有效的咳嗽,一方面消除呼吸道病菌,稀释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并排出,同时病人主动地鼓肺纳气,使肺通气、肺换气功能加强,肺顺应性增强。本实验中病人在拔管后即行早期胸部物理治疗,以后每日1次直至转出ICU病房。通过观察,41例中除1例因心跳骤停、1例因心室颤动死亡外,其余39例均痊愈出院,未出现肺部感染。 3.2 本实验表明,治疗结束时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有轻度的改变,但治疗后30min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咳嗽、叩背致使手术部位伤口疼痛加重。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使体内儿茶酚胺、缓激肽等物质升高,此类物质有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的作用[3]。故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在治疗过程中会有所改变。同时心脏术后病人因心脏储备不足,术后常有心律不齐,故在治疗中应密切观察病人意识、心率、血压。 3.3 对心脏外科ICU病人传统做法是拔管6h~12h行简单的胸部物理治疗。本实验结果表明,术后拔除气管插管10min即行物理治疗,可有效地升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对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