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用化疗药物致兔耳缘静脉损伤实验观察 |
|
胀 血管周 围水肿 炎症细 胞浸润 管腔 充血 管壁 增厚 纤维 增生 内皮细 胞增生 血管周 围出血 生理盐水组 <0.2 - - ± ± - - - - CTX组 <0.2 - - + + + + ± - VCR组 1.0 - - + ± ++ + + ++ MTX组 <0.2 - - ± - + - + - DNR组 0.4 - - + - + + - + Ara-c组 0.8 - - + + ++ + + ++ 5-Fu组 <0.2 ± - + - + + + +
图1 5-Fu组急性损伤标本病理改变(HE×100)
3 讨论 联合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新的治疗手段和化疗药物的应用,长期生存的恶性肿瘤病人不断增多,化疗时间也相应延长。因此,研究各种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病理变化,对探讨静脉损伤的防护和保证病人长期治疗有重要价值。化疗药物易引起静脉损伤,甚至局部坏死已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所重视,但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病理过程,国外报道很少,国内迄今未见详细报道。本研究观察了6种常用化疗药物对兔耳缘静脉损伤的急慢性病理变化,为今后进一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供了依据。 表1可见,6种化疗药物和生理盐水均可致大小不等的血肿,这可能是由于注射针头对血管局部的机械损伤致。但CTX、MTX、DNR、Ara-c组血肿较大,这是否与药物特性有关,有待进一步观察。另外,各种化疗药物均可造成不同程度血管损伤,表现为血管周围水肿、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内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尤以MTX、DNR为最明显,CTX、5-Fu次之。这是化疗药物对静脉壁的刺激毒性造成的急性静脉炎所致[3]。这一结果为联合化疗后发生的静脉损伤防治研究提供了病理基础,尤其在应用MTX、CTX、DNR、5-Fu等毒性较大的药物时,应高度警惕静脉炎的发生,以防发生组织坏死。 表2显示,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已完全消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管腔充血程度也有所减轻。但出现了管壁增厚、纤维组织增生、内皮细胞增生的慢性病理变化,尤以VCR、Ara-c为明显。可见急性损伤与慢性损伤不甚一致。提示不同的药物导致静脉损伤可能有不同发病机制和特征,这为今后针对不同药物采用各自有效的防护提供了参考。同时发现5-Fu在急性损伤和CTX、Ara-c慢性损伤中,均有血栓形成,可能与静脉炎导致的局部内皮损伤、内皮下胶原暴露及激活局部凝血过程有关。化疗药物是否会引起全身高凝状态尚不清楚。血栓形成是否与不同的化疗药物有关,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研究中,还发现化疗药物外渗常常导致血肿形成,甚至局部坏死,造成了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慎重,确认注射针头在静脉内后方可注药,注射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压迫止血,避免药物外渗。鉴于多次静脉注射后对静脉持续性损伤作用,提示临床应用时,不宜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并注意对静脉的保护。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癌症病人应对研究进展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脏术后病人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