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三查七对以外的差错防范 |
|
侯建华 吴幼娟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84(1999)04-0161-01
Talking on Avoiding Mistakes Beyond the“Three Inspections”and“Seven Check-up” Hou Jianhua,Wu Youjuan (Kuitunzhou Hospital of Xinjiang Autonomou s Region,Xinjiang 833200 China)
50年代,由我国护理前辈黎秀芳老师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出的“三查七对”制度和程序在全国推广沿用至今,40余年来一直是我国护理工作的主要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了护理质量。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三查七对之外还有差错发生。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以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
1 治疗措施缺如 如阎某某,因肺癌、痰多、呼吸困难于16:00入院。夜班护士接班后发现病人呼吸费力、痰多粘稠不易咳出,查对医嘱无雾化吸入项目,根据呼吸困难病人的护理计划,护士给予常规雾化吸入(药物:庆大霉素8×104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0ml),30min后,痰液已能咳出,呼吸困难减轻。1h后又行第2次雾化吸入,此时病人痰液易于咳出,呼吸困难明显好转,无其它副反应。此后,让主管医生补开了医嘱。
2 错开医嘱 医嘱:2床,冯某某,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加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 执行护士看到医嘱单后,查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均正确,但冯某某病情稳定,无心力衰竭表现。护士对此医嘱产生怀疑,未盲目执行,即找医生核实,为错开医嘱。
3 讨论 3.1 雾化吸入是治疗痰多、呼吸困难病人常规的措施之一。阎某某因肺癌痰多、呼吸困难入院。医嘱单上却无雾化吸入项目。由于该医生年轻、临床工作时间短(不足1 a),缺乏工作经验所致。 这一事例提示:护理人员不仅仅是医嘱的执行者,而且是医生的合作者,应及时提示医生完善治疗措施。 3.2 西地兰为强心类药物,毒副反应大,如果该用的病人未能及时用药,则贻误抢救时间,而不该用的病人用此药后可引起一定的毒副反应。错开医嘱的原因是该医生夜班抢救病人而过于疲劳,误将12床李某某的医嘱错开在2床冯某某的医嘱上。执行护士若不了解病人病情,盲目执行医嘱就会造成差错事故。因此,要求护士应具备一定的药理知识,熟练掌握常用抢救药物的作用、用途、目的,了解病人病情,避免盲目执行医嘱。 总之,一切事故的发生都存在偶然性和必然性,为了病人的安全,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必须认真负责,全神贯注,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遇有疑问应先了解清楚后再用药,不可盲目执行,把好用药关,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作者简介:侯建华,女,1963年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奎屯市人,1995年毕业于新疆医学院护理系,大专,护理部副主任,主管护师。 作者单位:833200,新疆奎屯州医院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