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型白细胞介素浓度变化与烧伤程度的关系 |
|
≤70%组体温分别为37.40 ℃±0.13 ℃、37.90 ℃±0.14 ℃、37.30℃±0.12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有吸入性损伤合并呼吸功能障碍组中伤后12 h及2周时体温分别为38.50 ℃±0.21 ℃、39.20 ℃±0.19 ℃,而无吸入性损伤及无呼吸功能障碍组体温分别为36.80 ℃±0.23 ℃、37.60 ℃±0.14 ℃,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脉搏:烧伤组病人伤后脉搏波动较大,24 h内迅速加快,在伤后24 h和7 d呈双峰状,伤后2周内持续在100 /min以上。1周和2周时,TBSA>70%组脉搏分别为122.7 /min±6.01 /min、117.5 /min±5.7 /min,而TBSA≤70%组脉搏分别为104.0 /min±4.5 /min、94.8 /min±4.7 /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有吸入性损伤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组2周内各时间点脉搏均显著高于无吸入性损伤及无呼吸功能障碍组(P<0.05)。吸入性损伤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组脉搏波动于116.5 /min±5.4 /min~128.9 /min±6.4 /min,而无吸入性损伤及呼吸功能障碍组脉搏波动于96.0 /min±6.3 /min~111.8 /min±6.4 /min。 2.3 IL-8血浆浓度:10名健康对照者中除6名未检出外,其余4名及烧伤组血浆IL-8浓度均高于试剂盒敏感度(10 pg/ml)。烧伤组病人伤后2周内IL-8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IL-8浓度为13.1 pg/ml±0 pg/ml)(P<0.05),详见表1。
表1 烧伤组血浆IL-8水平
烧伤后检测时间 d IL-8浓度 pg/ml 0.25 17.3±1.0 0.5 18.6±1.0 1 23.5±8.3 2 25.5±14.0 4 32.0±9.0 7 28.2±8.4 14 27.0±10.0
在TBSA>70%组IL-8血浆浓度除伤后12 h外的各时间点均高于TBSA≤70%组,并在4 d(44.9 pg/ml±7.2 pg/ml与19.9 pg/ml±5.3 pg/ml相比,P<0.01)和1周时(42.9pg/ml±4.8 pg/ml与17.8 pg/ml±6.1 pg/ml相比,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烧伤后1周,有吸入性损伤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组病人IL-8血浆浓度(44.7 pg/ml±5.8 pg/ml)显著高于无吸入性损伤及呼吸功能障碍组(20.0 pg/ml±6.2 pg/ml,P<0.01)。 严重烧伤后2周内IL-8血浆浓度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PMN)计数趋势相反(见图1),IL-8血浆浓度与循环中单核细胞计数有显著负相关(r=-0.42,P=0.002)。
图1 烧伤组病人血浆IL-8浓度 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
3 讨论
3.1 严重烧伤病人体温、脉搏伤后升高并与烧伤严重程度和有无吸入性损伤有关:TBSA较大、有吸入性损伤组体温高于TBSA较小及无吸入性损伤组,且持续时间长。由此可见,就体温与脉搏而言,烧伤越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越明显,持续时间越长。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