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肠结肠新膀胱术病人的护理 |
|
口愈合。③负压球引流护理。经常保持耻骨后负压引流管呈负压状态,达到有效引流,防止耻骨后感染及促进伤口愈合,引流液24 h<5 ml可拔出引流管。本组未发生耻骨后感染。 2.3.2 加强基础护理:术后早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高龄病人行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卧床时间长,应预防肺部感染,鼓励咳痰、拍背及雾化吸入治疗,本组无肺部感染发生。加强结肠新膀胱肛管护理,用0.1%新洁尔灭溶液擦洗肛门周围,2次/d;灭滴灵50 ml冲洗肛管,1次/d;腹胀时需胃肠减压避免发生吻合口漏。
3 健康教育
3.1 指导病人练习新膀胱的可控能力 一旦拔除尿管,可因膀胱容量相对较小或括约肌未完全恢复等原因,致排尿次数多,可控性差。此时指导病人使用假性导尿,同时教病人收缩腹肌,憋气用力靠腹压排尿(用双手保护腹股沟区,避免斜疝发生)。鼓励病人作提肛运动增强外括约肌功能的锻炼,以便及早恢复新膀胱的可控力。通过上述方法,63例病人术后3个月即可满意地控制尿液和排尿。 3.2 定时排尿的重要性及排尿姿式 病人术后夜间可控性差的原因可能是入睡后尿道括约肌张力下降,此时如新膀胱无抑制收缩,尿液便溢出[3]。为避免导致新膀胱容量失代偿,避免反流,降低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必须定时排尿(1次/2~3 h),夜间嘱病人排尿2次。对少数残余尿多者,须指导自行导尿。排尿的姿式可采用蹲位排尿,争取将尿液排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承蒙徐鸿毅教授指导,特此致谢)
杜祥英(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昆明 650101) 陆惠莲(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昆明 650101) 王爱华(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昆明 650101)
参考文献
1,Hautmann R E, Egghart G, Frohneberg D. The ileal neobladder. J Urol,1988,139(1):39 2,Reddy P K. Detubularized sigmoid reservoir for bladder replacement after cystoprostatectomy. Preliminary report of new configuration. Urology, 1987,29(6):62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双室辅助泵置入术的手术配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