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灸治疗宫颈癌术后尿潴留的研究 |
|
ure and uroflow ratio were measur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dwelling catheter time in AC group was much shor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adder pressure was foun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uroflow ratio in AC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It was suggested that galvano-acupuncture had obvious therapeutic effects in improving nerve injured uroschesis following operation of cervical carcinoma. Key words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cervical carcinoma uroschesis
尿潴留是宫颈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传统医学针灸可通过经络调节内脏功能,对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可起一定作用。为了探讨针灸对宫颈癌术后神经损伤性膀胱功能障碍恢复的作用,我们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动物实验
1.1 实验动物 1998年6~8月选择2.5~3.0 kg健康雌性家兔36只,自然条件饲养。 1.2 实验器材 四道生理记录仪(RM-6100)、张力压力换能器、载波放大器、电针仪等。 1.3 实验方法 将36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 1.3.1 造模组:从耳缘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1 mg/kg),麻醉后将兔仰卧位固定于实验台上,在无菌条件下剖腹,暴露膀胱及子宫,分离子宫,并在子宫颈处结扎,切除子宫和宫旁进入膀胱的部分神经组织,造成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模型。在尿道近耻骨联合处剪开约2 mm的小口,将导尿管插入膀胱,以备测量各项指标。 1.3.2 针灸组:在动物模型完成后,立即取次骨 戮和肾俞穴,给予电针15 min,同时用艾条距兔双侧三阴交1.5~2 cm处持续灸15 min,然后每隔2 min向膀胱内逐次注水,同时测量各项指标。 1.3.3 对照组:只作剖腹手术,不切子宫,不造成尿潴留模型。同时观察各项指标。 1.4 观察指标 1.4.1 膀胱内压测定:先行导尿术排尽膀胱内尿液,再将导尿管连接三通接头,一端与注射器相连接,另一端连接压力换能器、载波放大器以及四道生理记录仪。以1 ml/s的速度,每隔2 min向膀胱内注39℃恒温生理盐水4 ml,观察并记录膀胱内压力(kPa)变化。 1.4.2 排尿阈值:膀胱在注水达到一定值时,膀胱内压力急剧升高,使之产生排尿动作,此时的膀胱容量(ml)即为排尿阈值。 1.4.3 残余尿量:膀胱在产生排尿动作后,将膀胱内残余尿液导出,即为膀胱残余尿量(ml)。 1.4.4 盆神经放电频率:在解剖镜下分离盆神经节至膀胱的节后分支,用玻璃分针轻轻分离此神经长约1 cm,记录时将神经轻轻挑起,置于直径为30 mm的铂金丝电极上作单极引导,再用针灸针插入附近腹部肌肉作参考电极。 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 1.5 结果 1.5.1 3组膀胱内压结果:见表1。
表1 3组家兔平均注水次数与膀胱内压力变化结果 (kPa)
组别 例数 注 水 次 数 0 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对照组 造模组 针灸组 12 12 12 0.30 0.10 0.12 1.90 0.46 1.10 1.90 0.51 1.20 2.00 0.55 1.20 2.00 0.5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对截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