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颈髓损伤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防治与护理 |
|
酶10mg和地塞米松10mg。本组有10例于术后1周内出现痰量增多而粘稠,增加雾化吸入次数,每日为4~6次,并指导病人咳嗽,未影响呼吸功能。 3.4.4 血气监护 由于颈椎术后1周为水肿期,术后1~2天为水肿形成期,4~5天为水肿高峰期。[4]每日做1次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结果,监测各种呼吸指标,以便及时给予吸氧,纠正低氧血症。 3.5 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呼吸衰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结果来诊断。通常成人吸空气时PaO2<6.7kPa(有人认为PaO2<8.0kPa),PaCO2>6.7kPa,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5] 本组有7例于术后3日内出现咳嗽无力,痰量增多,痰液粘稠阻塞呼吸道,伴有口唇发绀和痰鸣音,行鼻导管吸痰,持续吸氧后呼吸无改善,检查血气为呼吸衰竭。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给予气管内吸氧,提高氧流量为5~7L/min,吸氧同时保持氧气有效湿化。随时吸痰,吸痰前先给予高浓度氧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30min后检查血气,有5例PaO2>8.0kPa,呼吸困难缓解。有2例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血气仍不能达正常,给予人工呼吸机同步型辅助呼吸,并送往ICU病房进行监护。2日后撤除呼吸机,给气管内吸氧,病人咳痰反射良好,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血气分析结果:pH>7.30,PaO2>8.0kPa。在气管切开期间,除按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外,为保证呼吸道湿度,每0.5~1h向套管内滴入湿化液1~2ml,每日做雾化吸入2~4次。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注意胸部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本组1例为颈椎3~4、4~5椎间盘突出,颈髓受压,行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术,术后第5天4:00时出现呼吸极度微弱,心率缓慢,口唇发绀,瞳孔缩小,喉头有痰鸣音,呼唤拍打不能使其清醒,立即吸痰并行气管切开,气管内吸氧为7L/min,静脉给甘露醇和呼吸兴奋剂维持静脉滴注,终抢救无效于术后第8天死亡。考虑此病人为术后颈髓的广泛严重水肿压迫呼吸中枢引起中枢性呼吸衰竭,由于水肿重,发现晚,未能抢救成功。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烧伤创面单纯疱疹 型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非心脏病患者开胸术后心电监护的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