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卡因山莨菪碱凝胶用于静脉穿刺镇痛效果观察 |
|
察其镇痛效果。 对照组:药液中不含山莨菪碱,其余成份和方法均同观察组。 采取双盲法,统一使用20 G静脉留置针,指定1名护士负责技术操作,每次操作者涂抹何种凝胶对病人保密;病人的评价、评价记录、评价结果则对操作者保密,病人对疼痛的反应评价指标用“马克盖尔法”[2]进行评分。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涂敷后接受静脉穿刺时病人面部表情无改变,询问局部无痛感;有效:涂敷后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无改变,询问局部有短暂刺痛感,微痛时间≤10 s;无效:涂敷后接受静脉穿刺时面部表情紧张,皱眉、张口甚至呻吟,有回缩上肢的抵抗动作,询问穿刺点很痛,疼痛时间≤15 s。 结合“马克盖尔法”疼痛的6个等级及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价(见表1)。 3.2 两组涂敷药物后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涂敷药物后镇痛效果比较 (例)
组别 例 时间 (min) 显效 有 效 无 效 有 效 率 (%) 不痛 有痛 感 轻微 痛 疼痛 疼痛 加剧 剧痛 26 10 2 10 12 2 0 0 观察组 26 20 20 6 0 0 0 0 97.8 20 30 20 0 0 0 0 0 20 40 20 0 0 0 0 0 26 10 0 0 16 10 0 0 对照组 26 20 3 6 14 3 0 0 85.9 20 30 7 8 5 0 0 0 20 40 10 6 4 0 0 0
两组有效率比较,χ2=21.25,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提示观察组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92例涂敷后肝、肾功能均正常,无胃肠道反应,仅有1例皮肤发红,停用后自行消退。 3.3 镇痛起效时间 观察组涂敷后痛觉完全消失62例,占67.4%;16例有痛感的镇痛起效时间为(23.5±5.83)min,占17.4%;12例轻微痛的镇痛起效时间为(12.6±3.83)min,占13.0%;疼痛、疼痛加剧、剧痛者占2.2%。 4 讨论
表1示,丁卡因山莨菪碱凝胶用于静脉穿刺镇痛效果显著。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构成,表皮最外层为角质层,它是药物透过皮肤的主要屏障。角质层细胞间充满板层样脂质,角质细胞内含有结构性脂质和水溶性角质,因而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易于透过皮肤。由于痛觉神经纤维大部分分布在表皮,所以表皮疼痛特别敏感。而穿刺部位的血管大多在皮下组织和真皮层,静脉穿刺时针头必须通过表皮才能进入血管,丁卡因脂溶性高、穿透性强,与神经组织结合快而牢固,药物易于透过表皮的角质层,是通透性强的局麻药。丁卡因对神经末梢、终末小体都有麻醉镇痛作用。2%山莨菪碱有扩张局部皮肤表浅血管,解除微血管痉挛的作用[3],它与丁卡因制成凝胶,可以在静脉穿刺时起镇痛、防止血管痉挛的作用。 有学者报道[4]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贴敷60 min可获得较好的局麻效果,麻醉最大深度为4.5 mm,无痛率为80.0%,20.0%为轻微疼痛。还有学者报道盐酸丁卡因碱化凝胶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观察,麻醉效果83.3%,贴敷起效时间为45 min。由于丁卡因山莨菪碱凝胶具有起效时间快、作用持续时间长的优点,可适用于18 G以上的粗针头静脉穿刺、动脉造瘘插管[5]。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产力宝用于第二产程的效果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渗盐水加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