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力宝用于第二产程的效果观察 |
|
涂敏娟 黄在菊
摘要 为增加产力,缩短第二产程,将161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于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初口服自制中药产力宝50 ml,Ⅱ组于第二产程静脉滴注催产素2.5 U,Ⅲ组不用药物,自然分娩。采用电子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其宫腔内压力、产程时间及胎心率变化。结果:3组第二产程宫内压变化及产程所需时间的比较,产力宝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心率及Apgar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产力宝有缩短第二产程作用,对胎儿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产程 产力宝 分娩
Key words labor stage chanlibao labor
产力异常是影响产程进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应用催产素加强产力,常出现宫缩过强或不足的现象。我科根据中医药原理,研制出中药产力宝应用于第二产程,并对其临床效果运用电子监护仪进行连续、动态监测,产程进展顺利,母婴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1995年1月至1998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初产妇161例,年龄21~35岁,孕周37~42周,头先露,无阴道分娩禁忌证。 方法: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产力宝组,80例,于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初,口服产力宝50 ml。Ⅱ组为催产素组,52例,第二产程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催产素2.5 U静脉滴注,根据宫缩情况调节滴速(15~60 gtt/min)。Ⅲ组为自然分娩组,29例,整个产程中不用药物。 161例产妇均用日本产MT-322型电子监护仪进行宫内监测。第一产程后期(宫口开大5 cm),常规消毒下置宫腔压力导管于宫腔内,连续监测宫腔内压力、产程时间及胎心率变化,直至胎头娩出前撤除。电子监护仪图纸显示观察记录详细情况。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3组第二产程情况比较 3组第二产程宫内压力变化,第二产程时间,Apgar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3 组 第 二 产 程 情 况 比 较 (±s)
组 别 例数 第二产程宫内压 (kPa) 第二产程时间 (min) Apgar评分 (分) 自然分娩组 催产素组 产力宝组 29 52 80 6.717±0.916 7.948±1.236* 8.389±1.870** 53.815±15.740 41.615±24.641* 38.418±18.583**△ 8.020±0.729 8.133±0.516 8.143±0.957△
与自然分娩组比较 * P<0.05 ** P<0.01; 与催产素组比较 △ P>0.05 2.2 用产力宝前后宫内压的改变 80例产妇口服产力宝前,宫内压为(6.433±0.958)kPa,用药后宫内压为(8.398±1.870)kPa,服药后宫内压力明显高于服药前,说明产力宝可加强产力。
3 讨论
产力宝为我科朱鹤珍教授[1]研制的中药配方,经本院中药研制室煎制而成,规格50 ml/瓶。其主要成份有:人参、当归、大枣、川芎、桃仁、牛膝、益母草、干姜等。中医学认为,产力异常为气血失调所致,血足者则胎滑易产,气壮者送胎有力,气和血顺则生产顺利,治者滋其荣,益其气,使子母精神接续,运行得力,温其经,开其瘀,使其道路畅通,子易舒转[2]。根据这一原理,选用人参、当归、大枣以补气、补血;川芎、桃仁活血化瘀;益母草行气和血并收缩子宫;干姜以暖中。故产力宝可调理气机,温经开瘀,在应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电子监护是近年临床主要的监护手段,其中内监护为最直接、准确反映宫内压的主要指标。为了客观而准确了解产程中产力的变化,对80例产妇第二产程口服产力宝前后进行了宫内监护,直接测定宫腔内压力的变化。观察结果显示,产力宝组第二产程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自然分娩组,与催产素组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产力宝能够通过全面调理气机[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羊膜移植眼表重建术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丁卡因山莨菪碱凝胶用于静脉穿刺镇痛效果观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