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标教学法在 导尿术 教学中的应用 |
|
郭明贤 张茹英 马志华
Practice of“Urethral Catheterization"in Objective Classroom Teaching
Guo Mingxian,Zhang Ruying,Ma Zhihua (Fou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of PLA,Shaanxi 710032 China)
目标教学是一种以设置明确、具体、可操作与测量的教学目标作为导向的新教学方法,其教学结构为在小班群体中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辅以小组(或个体)矫正补救[1]。由于基础护理学实验课为小班教学,故笔者将目标教学法应用于“导尿术”课堂实践6次,效果良好。
1 课堂目标
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最优化的前提,即所订目标不能模糊,要清楚地表明学生预期的外显行为[2]。在分析基础护理课程总体目标、理解排尿观察与护理的章目标基础上制订出“导尿术”教学的课堂目标,即本课教学结束后护生应该达到:能熟练地叙述导尿的目的与注意事项(知识目标),能正确进行导尿术的模拟操作(技能目标),操作中表现出对模拟病人(模型人教具)体贴、爱护及尊重(态度目标)。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对象 选择本校94级、95级及96级护理中专生252人,每个年级一个班,授课时将一个班分成两个小班,每小班35人~46人。 2.2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及诱导创造性思维教学法,讲、示、习结合,回示讨论,测评矫正,并配合电教媒体进行教学。 2.3 教学过程 教学双方各尽其责实现目标。 2.4 学时分配 讲、示3h,实习5h,二次课完成。 2.5 实习安排 每2人或3人为一小组轮换练习,每组床、模型人及操作用物各1套。每位教师辅导5组,巡视,个别教学,按需放录像。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步骤正确,贯穿注意点,态度严肃,爱护模型。
3 实施与测评
3.1 教学双边活动(详见图1)
图1 教学双边活动示意图
3.2 活用教学方法 3.2.1 目标教学的实践贯穿着启发式思维教学,如明确预告课堂目标,使学生产生达标意识;讲、示中随时启发护生与教师同步思维,步步启迪其联系无菌技术的操作与爱伤观念的体现;练习时启发学生手到、眼到、思维到。 3.2.2 目标教学的实践渗透着诱导创造性思维教学。为使护生理解性叙述导尿术的注意事项,让其思考:导尿术有哪些注意事项?为何注意这些(疏忽时会给病人带来什么危害)?并鼓励他们竞争性发言,对其发散出的所有信息予以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环环紧扣课堂目标,实施讲、示、习、评一体化整体教学,并恰当穿插电教媒体,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高达标率。 3.3 及时测评矫正 理论讲授、操作演示后,学生模拟操作,教师应巡查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因人矫正,个性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体纠错;导尿术课堂最后1学时以5个实习小组为单位回示讨论,小组补救,强化正确手法;利用第二课堂一对一回示,测评矫正,通过诊断性、动作技能性、形成性及情感性目标评价手段,测评学生是否达标,未达标者个体补救,操练后再次测评,直至达标。如此既检查了全班学生的达标率,又能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矫正、补救。实施目标教学法后3个年级学生的测评结果见表1。
表1 诊断性评价结果 人
年级 学生数 达标 达标率 % 基本达标 基本达标率 % 94级 86 50 58.1 36 41.9 95级 93 61 65.6 32 34.4 96级 73 54 74.1 19 25.9 合计 252 165 65.5 87 34.5 注:分数≥80分为达标,分数在60分~79分为基本达标。
4 讨论
4.1 实验课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详见表2) 通过“导尿术”目标教学法的实践,实验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操练,自主反馈,随时个体或小组矫正技能,锻炼了其思维与反应能力,提高了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监护设备对病人造成医原性损伤的预防 下一个医学论文: 强化论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