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的应用 |
|
江燕琼
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简称血液回收机),是利用现代化医学成果和高科技手段,从病人术中收集起来的血液,进行过滤、分离、清洗、净化后再回输给病人。我院自1998年10月至1999年4月,术中应用血液回收机共收集血液18400ml,,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17例,男5例,女12例;其中心内直视手术2例,脾破裂6例,肝破裂2例,宫外孕破裂7例,共回收血液18400ml。
2 血液回收机的工作原理 血液回收机通过负压吸收装置,将创伤出血或术中出血收集到储血器,在吸引过程中与适量抗凝剂混合,经多层过滤后再利用高速离心的血液回收罐把细胞分离出来,把废液、破碎细胞及有害成分分流到废液袋中,用生理盐水对血细胞进行清洗、净化和浓缩,最后再把纯净、浓缩的血细胞保存在血液袋中,回输给病人。
3 用物准备 血液回收机1架及其一次性使用的配套物品1套,包括吸引管、抗凝药袋、储血器、血液回收罐、清洗液袋、浓缩血袋、废液袋;肝素2支,生理盐水数瓶,负压吸引装置1套。
4 方 法 4.1 准备配套用品 先把一次性使用的配套物品安装好,并检查各管道是否安装正确。 4.2 失血的收集与抗凝 利用负压吸引使储血器形成持续负压,通过吸引头和吸血管把病人创口内血液吸入储血器中,并经多层滤网过滤。在吸血的同时,通过连在吸血管上的抗凝药滴管,抗凝药被吸入吸血管与血液混合,使血液不凝固。收集的血液和抗凝剂暂时储存在储血器内备用。 抗凝药为肝素生理盐水,即生理盐水500ml加肝素2000U,抗凝药与吸血量比例为1:8。 4.3 血液回收机操作要点 血液回收机采用手动操作或自动操作2种,两者可随意转换。本组均采用手动操作,先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当“欢迎使用自体—2000型血液回收机”界面出现时,按手动键。 4.3.1 进血 按进血键,离心机开始运转,达56 00转/min。调速泵以500ml/min流量速度正向转动,收集在储血器内的原血进入回收血罐。血细胞被 留在罐内,废液被 分离流入废液袋。当血层探头探到血层后,进行清洗程序。 4.3.2 清洗 按清洗键,调速泵仍以500ml/min流量转动。清洗液(生理盐水)进入罐内清洗,当流出的清洗液干净(即流出液接近无色),即可进入排空程序。一般情况下,清洗液量为1000ml。 4.3.3 排空 按排空键,离心机停,调速泵反方向转动,血液被泵入血液袋内。 一般情况下,一次收血250ml。若储血罐内仍有血液,可重复按进血、清洗、排空操作,直至储血器内血液全部清洗完为止。 4.3.4 浓缩 浓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即当储血器内原血全部进入血液回收罐内,血层较薄,血球压积很低,无法使血层探头感知,而血液袋内存放有浓缩血细胞。可按浓缩键,使血液袋中的浓缩细胞进入血液回收罐,原来较薄的血层迅速增厚,被血层探头感知,进血停止,再进入清洗,本组中只有1例进行浓缩处理。 4.3.5 回血 回血只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当储血器内原血全部进入血液回收罐,血细胞少,血层较薄,血袋中又无浓缩血细胞,可用回血的方式,把血液重新排到储血器中,等收集到更多的血液时,再重新进行回收处理,本组病例没采用回血方式。 4.4 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血液回收机配套物品(名称见用物准备)均采用环氧乙烷消毒灭菌,且一次性使用,在安装与连接各管道接头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即可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因血液回收均在密闭的配套物品中进行,保持清洁即可。
5 结果与讨论 5.1 操作简便 应用血液回收机,操作简便,5~6min可处理1罐浓缩血细胞(250ml,血球压积0.53±0.04,血色素146±14g/L)回输给病人,可以边回收边回输,且无需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为抢救赢得时间。尤其对实质性器官破裂内出血病人,急需输血又缺乏相溶血液时,自体血回收再回输可以挽救生命。 5.2 回输安全 虽然输血医学迅速发展,安全性比过去有很大改进,但是仍存在着一定危险性。自体输血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无异[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经鼻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生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教育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