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磺胺蛋清糊治疗褥疮效果观察 |
|
贾长宽 邝丁梅
1996年6月至1998年12月,笔者根据磺胺嘧啶银的药理作用和鸡蛋清的性能自行配制磺胺蛋清糊,对28例椎骨骨折截瘫病人入院前后发生的31处Ⅱ、Ⅲ、Ⅳ期褥疮进行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5例(58处)褥疮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临床资料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平均年龄(岁) 褥疮分布(处) 褥疮分期(处) 褥疮面积(cm2) 男 女 (±s) 枕后 肩胛 骶尾 足跟 Ⅱ Ⅲ Ⅳ (±s) 实验组 对照组 28 27 18 20 10 7 53.8±13.1 53.6±12.2 2 1 2 4 22 19 5 3 11 10 18 16 2 1 28.9±6.32 27.7±7.37 χ2 P 0.621 >0.05 0.685* >0.05 1.502 >0.05 0.194 >0.05 1.081* >0.05
注:* 为t检验
表1示,两组病人性别、年龄、褥疮分布、褥疮分期及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①取磺胺嘧啶银5 g加鸡蛋清20 g于治疗碗内调成糊状,现配现用。②用0.5%碘伏消毒褥疮周围皮肤,Ⅱ、Ⅲ期褥疮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无菌干棉签将磺胺蛋清糊均匀地涂于褥疮创面,其范围直径大于创面1 cm;红外线照射10~15 min,范围直径大于创面4 cm,至药物干燥结痂;不包扎,每日换药1次。Ⅳ期褥疮先用3%双氧水清洗创面,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剪除坏死组织,用磺胺蛋清糊涂于创面;红外线照射10~15 min;无菌纱布覆盖,每日换药1次;待创面肉芽组织正常生长,皮肤向中心部生长,按Ⅱ、Ⅲ期褥疮治疗法换药。5 d为1个疗程。 对照组:用0.5%碘伏消毒褥疮周围皮肤,Ⅱ、Ⅲ期褥疮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红外线照射10~15 min,庆大霉素8万U(4 ml)浸湿4 cm×6 cm大小之4层无菌纱布,湿敷创面,若创面大,可适当加大纱布面积及药物量,无菌敷料包扎,每天换药1次。Ⅳ期褥疮用0.02%呋喃西林液清洗创面,红外线照射10~15 min,庆大霉素溶液湿敷或填塞创面,无菌敷料包扎,每天换药1次[1]。5 d为1个疗程。 疗效标准:溃疡愈合,结痂并脱落为治愈;创面无分泌物,溃疡面缩小,肉芽组织正常生长为显效;创面渗出物减少,溃疡面无扩展为好转;创面渗出物未减少,溃疡面无变化或扩大为无效。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效果比较 (处)
疗效 实验组 对照组 Ⅱ期 Ⅲ期 Ⅳ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治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11 0 0 0 12 6 0 0 0 1 1 0 2 6 2 0 0 4 10 2 0 0 1 0
表2示,实验组1个疗程治愈23处褥疮,占74.1%,对照组1个疗程治愈2处褥疮,占7.4%。两组比较,χ2=26.3,P<0.005。 3.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见表3 表3示,Ⅱ期及Ⅱ期以上褥疮治愈时间(d)比较,两组有显著性和非常显著性差异。提示磺胺蛋清糊治疗褥疮效果明显优于庆大霉素法。 表3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s,d)
Ⅱ期 Ⅲ期 Ⅳ期 实验组 对照组 t P 2.8&pl[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破伤风抗毒素2次脱敏注射法注射220例效果观察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针两种封管液封管效果比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