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伤风抗毒素2次脱敏注射法注射220例效果观察 |
|
沈艺 赵存英
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阳性者,常规脱敏注射需4次完成,耗时长,注射工作量大。1996~1998年笔者用2次脱敏注射法注射220例,未发生过敏反应。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220例中,男125例,女9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0岁。均无过敏史。皮试结果:皮肤硬结直径1.5~2.0 cm,红晕≤4.0 cm,无明显痒感。 简化脱敏注射方法:①备好抢救物品;②首次取1 500 U TAT 0.1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1 ml稀释后肌注,观察20 min。如无过敏反应,进行第2次脱敏注射,即将余量TAT 0.9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4 ml稀释后缓慢肌注,严密观察30 min,如无不良反应,2次脱敏注射即告完成。 结果:2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2次TAT脱敏注射,未发生过敏反应。注射及观察所需时间约50 min,较常规脱敏注射所需时间80 min减少了30 min。
2 讨论
特异性脱敏注射是使小量变应原进入机体与IgE结合后释放出少量致敏物质,后者经机体血液和组织液中的组织胺酶所灭活。小量多次变应原使肥大细胞表面的IgE结合消耗完毕而达到暂时脱敏目的[1]。有报道,TAT免皮试一次性稀释缓慢肌肉注射960例未出现1例过敏反应[2]。但此种方法仍存在潜在过敏反应的危险。本组病例符合特异性脱敏注射原则,效果良好,省时省力,实用可行。皮试硬结>2.0 cm者未行系统观察,能否行2次脱敏注射法尚待探讨。
沈艺(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 昆明 650101) 赵存英(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 昆明 650101)
参 考 文 献
1,安云庆编.免疫学基础.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86 2,卿素兰.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960例临床观察.山西护理杂志,1998,12(5):223
上一个医学论文: 产妇心理与心理干预探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磺胺蛋清糊治疗褥疮效果观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