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治疗从传统的单纯控制血压进展到在恒定控制血压的同时尽可能不影响甚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和逆转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临床治疗策略应着重在如何有效控制血压并且能使患者长期依从治疗,各种降压药的治疗方案选择首先要服从这个前提。面对我国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在高血压防治中应正确把握药物治疗的临床需求及其经济学价值,控制药品费用上涨,把健康服务成本降到最低。 3.1 正确掌握治疗目标 由于心血管病危险性和血压之间的相关呈连续性,因此控制血压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我国多项临床综合分析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mmHg,舒张压每降低4mmHg,脑卒中的发生减少36%,冠心病的发生减少3%,人群总心血管事件减少34%。高血压的并发症及其处理需要高昂的医疗费用,是高血压病最主要的经济负担,降压治疗导致高血压并发症的危险大幅度降低,其潜在的经济学意义十分巨大。为此我们一定要掌握高血压的治疗目标,欧美两个新指南都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突出强调了降血压达标的重要性,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获益于有效降压本身。所有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mmHg只要患者可以耐受,应降至更低水平,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疾病合并高血压时,血压应降到<130/80mmHg。
@pagebreak@
3.2 合理选择药物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六大类降压药物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和α-受体阻滞剂。用药时应遵照以下原则:(1)遵守个体化的原则,合理选用降压药;(2)从最小的有效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至获得最佳疗效;(3)最好选用长效降压药,以减少24h血压波动,防止靶器官损害;(4)有效小剂量联合用药,以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而毒副作用最小,同时有利于并存的各种危险因素与疾病的治疗;(5)对中低危高血压患者先监测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并加强非药物干预措施治疗3~12个月,如血压仍高者可同时开始给予必要的降压药物治疗[1],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为达此目标,必须长期有效地控制血压。
3.3 合理选择联合用药治疗方案 联合用药已成为降压治疗的新趋势,血压控制率较单一用药明显增加,而且小剂量药物联合使用还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本组患者采用能协同作用的联合用药,如β-受体阻滞剂或ACEI分别联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用钙通道阻滞剂,能良好控制血压,且有较高的经济学价值。对于经济条件很差的老年患者,我们用尼群地平加双氢克尿噻,每天只需0.05元,效果又较好,深得患者欢迎,费用低,依从性好。寻求最佳的治疗方案是高血压治疗经济学的灵魂所在,对于一些顽固的高血压的患者在应用ACEI的基础上加用吲哒帕胺或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能起到良好的协同作用,有效的控制血压,对于其他抗高血压药疗效不佳又不能耐受ACEI者可试用ARB,虽然这些药的价格较高,但对于降压而获得长期疗效来讲是值得的。
综上所述,高血压治疗用药虽然很多,但选择既可达到最佳疗效,同时费用又较合理的方案是临床医生亟须解决的问题,随着医疗费用过速增长,过度医疗浪费严重等问题的出现,如何合理使用药物和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医生应当了解药物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更好地为不同经济水平的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贡瑾,吕国良.高血压病综合康复治疗的近况.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5):473-475.
作者单位: 211200 江苏溧水,溧水县人民医院
(编辑:商 洁)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