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最佳方案和经济学意义。方法 随机调查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方法和血压控制情况,对104例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6周后评估疗效和费用。结果 104例患者规范治疗后总有效率达100%,达标率73%。规范治疗前后血压下降显著(P<0.05),每日平均费用降低0.68元。结论 高血压应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为患者制定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 高血压;治疗;经济学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提高高血压控制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十分必要。我们对我院门诊及所属社区服务对象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并探讨其疗效和经济学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调查我院门诊及所属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46~82岁,平均64.6岁。
1.2 调查方法 调查患者所用降压药及血压达标情况。患者均曾使用过1~3种降压药,有的还使用中成药降血压。平均费用2.68元/天;血压控制情况: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者64例,余136例均高于此值。
1.3 疗效标准 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者称达标,规范用药后收缩压降低1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降低5mmHg以上称有效。从136例血压未达标的患者中剔除32例因失访、依从性差等患者外,余104例患者均坚持规范治疗。
1.4 规范治疗、合理用药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患者没有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例如有人每天仅服1片复方降压片或1片卡托普利,药物的有效浓度和持续时间明显不足,且使血压波动较大,因此有必要指导患者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对于足量应用单一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仍不达标者,或原联合用药不合理者,根据既往不良反应和患者经济情况采用已经临床试验证实的降压药物组合,如利尿剂加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加钙通道阻滞剂;ACEI加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加β-受体阻滞剂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调查发现不少高血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pagebreak@
2.1.1 血压控制目标不明确 有54例患者只满足于症状好转和血压较前明显下降而不重视血压值是否高于140/90mmHg,有36例患者主要以自觉症状好转为用药满意度。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的患者也没有认识到进一步降血压的重要性。
2.1.2 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不当 复方制剂合用其他降压药,如复方降压片、北京降压0号片合用吲哒帕胺,造成同类药(利尿剂)重复,毒副作用增加。有的不根据血压情况随意加减降压药,频繁改变治疗方案等。有部分患者服用了至今尚未验证能降血压的中成药。
2.1.3 对药品价格和疗效的关系认识不当 个别经济条件好或药费能报销的患者不根据病情盲目要求使用进口药,贵重药,经济条件差的患者不顾血压控制不良和出现毒副作用的情况固执地坚持使用复方降压片或单用心痛定。
2.2 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后血压控制情况 规范治疗6周后,104例患者血压均明显下降,有效率达100%,76例患者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达标率达73%。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见表1),104例患者规范治疗后每日平均费用下降0.68元。
表1 104例患者调整用药前后的血压 (略)
3 讨论
许多高血压治疗大规模循证医学的研究表明,高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