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中毒性痢疾 护理
中毒性痢疾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起病急,病情凶险,常在肠道症状不明显的情况下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嗜睡、惊厥、昏迷,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如不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我科自2004年1月至10月共收治26例中毒性痢疾患者,因治疗及时,护理得当,全部治愈出院。对中毒性痢疾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6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9例,年龄50~65岁。
1.2临床特点
本组病例患者起病平均1天,伴腹泻1~3次,为粘液便,高热39度以上,频繁呕吐,肢体湿冷,惊厥,嗜睡,昏迷,23例均有腹泻。2天后粪便性状以脓血便最多,粘液便次之,稀便最少。
1.3实验室检查
血象检查均有白细胞总数升高,一般在(11.9~23.6)×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为75%~86%;大便镜检发现呈脓血粘液便,红细胞、脓细胞较多,大便培养阴性,为痢疾杆菌。
2生理护理
2.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中毒性痢疾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患者易高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皮肤呈花纹、脉压差小、血压下降,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以便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
2.2隔离
痢疾病人应按照胃肠道传染病隔离原则进行隔离,同病房还应防止不同菌型之间的交叉感染,做好床边隔离,消灭蚊蝇。
2.3严格控制输液的总量与速度
可先在24h内补充液体总量的1/2,其余在2~3天内补充,以减轻心脏负荷,对伴有心肺等慢性疾病要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小时不超过6ml/kg,同时应注意呼吸和心肺体征的变化。
2.4体温的观察和处理
@pagebreak@
本病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达39度以上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用30%~50%浓度的酒精擦浴,酒精擦浴时要避开胸前区、腹部),以降低耗氧量,减少组织缺氧,减轻心脏负担,防止高热引起惊厥。
2.5便后护理
每次排便后均应清拭,洗净肛门周围,腹泻频繁者,便后要用软纸擦拭肛周,以免损伤皮肤,并注意保持内裤、床单位清洁、干燥,便后可用温水坐浴或肛门热敷,必要时肛周可用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涂抹。
2.6保证抗生素及时足量应用
根据病菌培养结果选择抗生素,保证药物剂量准确,防止产生耐药性。
3心理护理
中毒性痢疾患者并发症较多,病情重,往往伴有焦虑、恐惧、紧张等心理障碍,因此,要注意做好心理支持,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我们可通过解释、鼓励和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来调节情绪。
4其它护理
4.1饮食护理
中毒性痢疾主要是饮食不洁、误食不洁之品、脾胃功能失常所致。因此在护理上应加强对病人饮食的管理,在治疗期间,应禁食生冷和甘肥油腻、煎炸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开始应喝淡盐水和米汤等,以后逐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片、汤面,食用油以植物油为宜,应少吃多餐,待腹泻停止后方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但短时间内严禁吃鱼、肉、虾、蟹等荤腥食物,以防诱发或加重病情。
4.2注意休息
中毒性痢疾的主要表现为严重毒血症变化、高热、惊厥,甚至昏迷,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利于病情的恢复。
4.3健康教育
为了防止中毒性痢疾的发生,要严格把握“病从口入”这一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净双手,尤其是夏季,生冷瓜果要注意卫生,讲解饮食、饮水及个人卫生保健和有关疾病防治康复知识,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预防保健意识。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