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的改变,晨晚间护理和打针发药不再是护士的全部工作内容。医生和护士不再是主、助关系,而是共同为恢复病人健康而工作的合作关系。因此,传统的护理观念需要更新,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进行改进,新业务、新技术需要去学习,许多的护理课题需要护理工作者去探索、去研究。护理学科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异想天开”,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以上这一切对护士综合性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护士具有较好的人文学科修养,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及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求护士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去探索未知世界,面对新的要求,我们护理人员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给自己作一个评价,将某一些恰如其分地揭示个性积极方面的自我描述性词语保留下来,将那些时时妨碍自己发展的自我描述性词语,在生活中下决心逐步加以改变,逐步完善自己。摆脱旧的自我,树立一个全新的自我,大胆创新,以适应现代护理的需要。
4 清除无益的情绪,告别愤怒
护理人员绝大多数为女性,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家庭、社会中的不同角色,她们在工作中易产生各种不良情绪。如:工作中发生了失误差错事故后的消沉悔恨内疚情绪;为自己、子女和家庭未来担忧的忧虑情绪;还有遇到不合意愿事情时的愤怒情绪。这些不良情绪,若不能及时调整,将会影响护土的工作。虽然内疚悔恨情绪配合积极的心态,也能使人经常为他人着想,体谅别人,且能激励具有德行的人产生美好的思想和行动。但是,当一个人产生内疚,却不用积极心态去面对时,就会产生一种有害的结果,它将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又有损于身心健康,不利于护理工作。与内疚一样,忧虑、悔恨也是常见的最消极而毫无益处的情绪:当你产生忧虑时,你就会利用宝贵的现时,无休止地考虑将来的事情;当你悔恨时,你会沉缅于过去,为自己过去的某种行为而感到沮丧或不快,在回忆往事中磨掉自己的现在时光。因此,对我们每个人来讲,无论是沉缅过去,还是忧虑未来,它都是精神抑郁最常见的形式,其结果都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时光,是一种极大的精力浪费。愤怒情绪对人的心理没有任何好处:从病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导致高血压、溃疡病、心悸、失眠、困乏甚至心脏病;从生理学角度来看,愤怒可能会破坏情感关系,阻碍情感交流,导致内疚与沮丧情绪。也许有人认为,发火要比生闷气更有助于身心健康。是的,生气时把气发出去比把气憋在心里要好得多,但是,还有一种比发火更好的办法——根本不动怒。每当因为由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去动怒的时候,只要想想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上述种种生理与心理病症,况且别人也有权采用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谈话和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不会让别人的言行搅乱自己的心境。在现实生活中,悔恨内疚、忧虑和愤怒这些情绪既不能帮助我们的护理人员改变自己的过去,又影响着我们的现在和未来,我们应该下决心消除这些无益情绪,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爱自己,永在不让这些无益情绪折磨自己。
5 寻求公正,无须强求公正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人如此发泄:“这简直太不公平。”——这是一种比较常见但又十分消极的抱怨。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都习惯时时处处去寻求一种公正与正义,倘若失去公正,容易引起愤怒、忧虑或者失望的情绪。然而,现实的结果是寻求公正就像寻求长生不老一样,我们的周围世界——不管自然界还是人类——本身不可能是一个完全公平的世界:知更鸟吃虫子,蜘蛛吃苍蝇,这对虫子和苍蝇来说是不公平的。只要环顾一下大自然,就不难看出,世界上很多现象是无法用公平来衡量的。倘若人们强求世上任何事物都得公平合理,那么所有的生物链一天都无法生存——鸟儿不能吃虫子,虫子不能吃树叶,所以我们寻求的完全公平只不过是一种海市蜃楼。只要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在我们的护理工作中,面对这些不合理时,只要想想,我们的怨恨、消极不可能改变这些不合理现象,我们的精神才会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才可能进一步用自己的智慧作积极的努力,从而在实践中努力消除这些不合理现象。
精神健康是一种自然状态,精神愉快也不是一件复杂深不可测的事情。达到这种境界只要我们每个人刻苦勤奋合理思维和充满自信就会过上一种充实而幸福的生活。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