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其特征施以个性化、显现良效的对策;能及时做出效果评价并酌情调整计划或修订方案等。临床各科护士完全有能力在自己最熟悉的领域,针对最常见的问题探索最适用的模式。此外,广大临床护士也可及时向专家反映经常遇到、具有共性规律的棘手难题,为较深入的科研攻关开阔视野、提供线索或依据,共同建立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临床心理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满力,姜世昌.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护理学杂志,2003,18(1):77-78..
2郝玉玲,方秀新,薄本芝,许红梅.老年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齐鲁护理杂志,2003,9(2):148-150.
3王晓林,鲁灵.现代医学模式下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齐鲁医学杂志,2003,18(3):347.
4谢刚敏,刘玉馥,冯正直,杨国渝,梁莉,赵玛丽.心理护理研究方法与内容的进展与展望.现代护理,2003,9(9):669-671.
5陈瑶,刘晓虹.从杂志刊文窥见我国临床心理护理现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30-32.
6蒋春清.我国住院病人心理护理研究现状及对策.CHINESENURSINGRESEARCH April,2004Vol.18No.4B:666-667.
7梁燕仪,阮洪,蔡文玮,盛净.浅议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的基本技能.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2):219.
8张冬梅.现代医学模式与心理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04,20(9):776.
9李洁,杨晓媛,黄欣,段烈英.临整体护理中实施心理护理方法探讨.西南军医,2004,6(2):67-68.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