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失眠者的自我心理调适

关键词: 失眠

  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等。有研究表明,持续1周失眠会变得急躁、恐惧、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时可出现定向障碍或共济失调,并可能出现幻觉、妄想等严重的精神障碍。连续失眠还会使人白天精神萎靡或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进而影响社会功能。

  有人曾对失眠症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失眠症患者症状自我评量表中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分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说明心理社会因素与失眠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心理社会因素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心理行为自我调适对改善失眠,具有重要的意义。克服失眠的心理调适方法:

  一、保持乐观、知足长乐的良好心态。对社会竞争、个人得失等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因挫折致心理失衡。

  二、建立有规律的一日生活制度,保持人的正常睡一醒节律。

  三、创造有利于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如睡前半小时洗热水澡、泡脚、喝杯牛奶等,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建立起“入睡条件反射”。

  四、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五、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六、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七、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上行睡意及睡眠时间。

  另外,对于部分较重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短期、适量地配用安眠药或小剂量抗焦虑、抑郁剂。这样可能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治疗效果。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60例无精子症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留置双J管患者的护理
    氯沙坦 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患
    培哚普利比硝苯地平能更有效降低高血压
    2例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钙 磷和骨代谢
    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的出院指导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压变化对预后影
    放射治疗后未予控制的子宫颈癌患者的临
    血磁疗法治疗海洛因成瘾患者的心理护理
    人工全膝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养胃安神汤联合艾司唑仑片治疗失眠症6
    中医从肝论治失眠症临床证候疗效评价量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