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肺结核 大咯血
[摘要] 为加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结合我院的34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密切观察大咯血的先兆表现和发生规律,并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降低其临床死亡率,提高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 肺结核大咯血;先兆观察;护理对策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 而咯血又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如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分钟内发生窒息,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 临床上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对降低咯血致肺结核患者死亡发生率非常重要。我院自2004年2月~2005年11月共收治肺结核大咯血患者348例。现将对肺结核大咯血的先兆观察及护理对策介绍如下。
1 大咯血的概念
一般认为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下为少量,100~300ml为中量,1次咯血200ml或24h内咯血量在500ml以上者为大咯血[2]。
2 临床资料
348例中,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8例,浸润性肺结核121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8例。初次咯血患者64例,既往有小咯血史者208例,有大咯血史者76例,并发窒息者12例,失血性休克者8例,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4例。
3 咯血诱因与先兆表现
3.1 咯血诱因 本组病例中咯血前有剧烈咳嗽者114例,轻度咳嗽者16例;繁重劳动后咯血者16例;肺结核病灶较大合并感染而大咯血者180例;情绪紧张而大咯血者12例。
3.2 先兆表现 本组患者348例中,有咯血先兆表现者276例。先兆表现有:咽喉发痒或刺激感,胸闷加剧、胸内发热、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其中以胸部不适或咽喉发痒表现者多见,先兆表现后出现大咯血的时间长短不一,口感甜或咸者多在3~9min内发生咯血,胸闷加剧,胸内发热者多在20~40min内发生咯血,多数患者在出现先兆症状后1h出现大咯血,少数几个小时后出现。
4 咯血的观察与护理
4.1 咯血的先兆观察与护理 肺结核患者咯血患者近60%都有咯血先兆[3],常表现为:胸闷、气急、咽痒、咳嗽、心窝部灼热、口感甜或咸等症状,其中大咯血好发时间多在夜间或清晨。根据咯血发生的规律,严格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其病情变化,加强夜班巡视,尤其是咯血高发时间,特别注意倾听患者的诉说及情绪变化,同时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有效的处理。
4.2 咯血心理护理 大咯血发生突然,来势凶险,患者常有恐惧不安、濒死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加快、不敢深呼吸及咳嗽,有下咽和屏气现象。护士应守在患者身边,使之有安全感,并向患者做必要的解释,使患者保持安静,取患侧卧位,防止病变播散,使其放松身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4.3 咯血及窒息的观察与护理 咯血发生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采用患侧卧位,有利于健侧通气;向患者说明屏气无助于止血,且对机体不利,应尽量将血咳出,以防窒息,充分做好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抢救工作。同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可立即静脉注射立止血1000u,肌内注射立止血1000u,静脉滴注5%葡萄糖液250ml加脑垂体后叶素10~30u,或静脉滴注10%葡萄糖液500ml 加止血敏1~2g,止血芳酸0.4~0.5g 维生素K1 10~20mg。由于脑垂体后叶素有较强的血管收缩作用,能使血压升高,肺循环血流量减少而起止血作用,但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如出现面色苍白、血压升高、恶心、腹痛、排便感、心悸等,应减慢滴速或停药。
4.4 窒息的观察与护理 窒息是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其先兆症状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的重要措施。大咯血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有无窒息先兆。窒息早期征象有:(1)咯血突然中断,出现胸闷、精神紧张;(2)烦躁不安,患者急需坐起呼吸;(3)咽部作响,突然呼吸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