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肺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肺结核 心理护理

  肺结核是主要由人型结核杆菌侵入肺脏后引起的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在19世纪被称为“白色瘟疫”,即“痨病”。所谓“十痨九死”、“不治之症”,常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局部及全身症状。肺结核90%以上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高声喧哗等使带菌液体喷出体外,健康人吸入后就会被感染。精神因素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肺结核病发生明显病理改变以后,患者会产生消极、多疑、恐惧、悲观等心理状态,使病情加重,形成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

  1   心理状态分析

  1.1   紧张、恐惧、害怕   咯血、胸痛使患者感到害怕,担心能否治愈及是否有生命之忧。

  1.2   焦虑、怀疑、担心   对药物治疗信心不足,担心医疗费用昂贵,担心是否会传染家人。

  1.3   忧郁、悲观   担心从此后丧失劳动能力。

  2   护理要点

  2.1   入院护理   了解病情及患者情况,向患者做自我介绍并进行咨询,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做好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顾虑紧张、恐惧、害怕心理,使患者体会到医务人员对其负责的态度。用良好的神态和语言,使患者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发病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患者则侧重于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患者,自链霉素问世,PAS、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相继合成,肺结核已不难治愈,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指日可待。

  2.2   住院期间护理   根据长期住院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肺结核患者病程长,情绪上的变化也是多种多样的,应主动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组织好恢复期患者的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做到情绪上的自我节制。为患者讲解结核患者饮食生活的注意事项。 根据心理学的特点接近患者。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应细心观察患者的举止、言谈,以了解患者的生活需要和心理特征、病情的由来和经过,抓住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护理,满足其生活的需要。

  2.3   出院护理   根据心理特征做好出院指导,出院患者,一方面因病愈而高兴,另一方面担心回家后没有良好的休养条件而使疾病复发,又怕把肺结核传染给亲人。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出院指导 普及结核病知识,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心理,使之能遵医嘱积极主动进行合理、全程化疗,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康复。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BacT ALERT 3D结核分支杆菌快速培养系
    5种狼毒大戟提取物对结核杆菌抗菌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医源性感染及其消毒方法
    粟粒性肺结核临床误诊原因分析
    福建省1998年肺结核病例发现与化疗管理
    住院肺结核病人耐药状况与疗效分析
    结核病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类基因
    肺结核与肺癌并存43例临床分析
    结核病患者医院内细菌L型感染及预防
    E SLT ADA TB Ab IgG对老年结核性 癌性
    全自动荧光标记DNA测序法检测利福平耐
    E SLT ADA TB Ab IgG对老年结核性 癌性
    肾结石并发肾结核的诊断 附6例报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