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 2.5 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
2.5.1 加强语言训练 老年痴呆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语言功能障碍,轻者说话啰嗦、内容重复、杂乱无章,重者答非所问,内容离题千里,令人无法理解,或经常自言自语,内容支离破碎,或缄默少语,发生构音障碍,甚至不能交谈。护理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利用一切护理、治疗机会,主动与患者交流,交谈中护士始终保持目光亲切,态度温和,主动与患者打招呼以增加交流次数;说话语言要简单通俗、语调适中、语速稍慢、吐词清晰,一次只说一件事,必要时重复几次直到患者完全听懂,并鼓励患者多说话。对有构音障碍的患者,早期用单词或短语加视觉信号来进行训练,如卡片、图片等,同时分辨失语类型,如命名性失语主要为遗忘名称,护理时要反复说出名称,强化记忆;运动性失语主要为构音困难,护理时要给患者示范口型,一字一句面对面地教。鼓励患者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接受来自外界的各种刺激,对于防止智力进一步衰退,具有重要作用。
2.5.2 定向力障碍的训练 老年痴呆患者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时间、地点不清楚,方向感差。需要给他们建立“这里”、“那里”、“白天”、“夜晚”等概念。方法是反复地喊他们的名字,问他们在什么地方,今天是哪天,今天是什么日子,陪伴患者外出,认路、认家门,帮助他们不断地强化信息,减轻定向力障碍带来的困难。
2.5.3 促进维持自理能力 老年痴呆患者在卫生、饮食、大小便、起居等生活方面自理能力差,重者丧失自理能力。对于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要帮助他们料理好生活。但对于轻、中度痴呆患者,护理人员要培养和训练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人的大脑、躯体、四肢的功能都是用则进废则退。如患者常因记忆力下降而忘记进食、洗漱、沐浴、更衣、如厕、整理等日常生活,甚至因病情重而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日常生活,护士要及时提醒、督促、协助,但应减少依赖,只在不能做时给予帮助,并鼓励患者自己穿衣、洗漱、吃饭、如厕时帮助采取合适的姿势、动作等,切不可包办,那样反而会加速痴呆的发展,老年痴呆患者往往动作迟缓,做任何事都不要催促,使患者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为患者安排一定时间看报、看电视,使他们与周围环境接触,以分散病态思维,培养对生活的兴趣。护士和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广交朋友和参加社会活动,加强思维、记忆、计算等能力的训练。
2.6 做好家属的协调和指导工作 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大多数有家属陪同,应注意与家属保持密切联系,帮助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教他们学会照料好患者日常生活的方法,请他们多与患者一起回忆以往的人和事,通过刺激患者的远期记忆来促进近期记忆。另外,患者对家属而言,那个他们曾经熟悉和热爱的亲人已经不存在,变成了感情淡漠、只有幼儿智力的老人,在漫长而繁重的照料中,家属常有无奈、挫折、丧失信心等消极情绪,护士在护理患者的同时注意及时开导家属,让他们耐心照料患者,给予患者家庭的温暖感,使患者体会到家人对他的关心和支持,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3 结果
经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护理,31例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患者,无一例出现意外损伤,有3例患者由进院时的沉默无语变成有说有笑、高高兴兴地出院,除1例患者因脑出血死亡外,其他患者的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得到控制而出院。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达100%。
4 讨论
由于我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发展,人口老化更为明显,老年性痴呆也将明显增加,这不但威胁到老年人的生存,也影响到家庭、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目前,对老年痴呆无特效药物治疗,所以,对护理的需求迅速增加,有效的护理方法也十分重要。其次,老年痴呆是一类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疾病,其病程隐匿、进展缓慢 [5],起病初期易被当作正常老年人记忆力下降而忽略。本组31例中仅有5例是因老年痴呆而入院求治,其余患者均因其他疾病入院后才发现。此外,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对预后十分重要。本组11例症状得到改善,其中7例是起病时间不长的患者。这些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感或思维障碍以至表现为丢三落四、词不达意、尿失禁、行为迟缓等病态行为,经过有计划、有目的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