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天疱疮 护理
[摘要] 目的 探讨天疱疮及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6年6月13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3例天疱疮患者顺利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患者住院期护理、心理护理、出院前指导是确保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天疱疮;并发症;护理
天疱疮是疱疹中常见而严重的一种类型,目前认为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1]。由于此疾病本身的病理特性及特殊的皮损表现,口腔黏膜大片糜烂造成进食疼痛,而使进食明显受限。遍及全身的大片糜烂面、大量渗液、分泌物由于蛋白分解继发感染,常有一股难闻的臭味。若不及时治疗,糜烂面不断向四周扩大,大量体液丢失,体质日益衰弱,患者因感染、败血症及恶液质而死亡[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13例天疱疮患者,其中男6例,女7例,年龄40~60岁,平均52岁,以异常型天疱疮和病情中、重度为主。
1.2 转归 13例均好转出院,其中1例因经济原因未坚持治疗,曾2次复发,其余出院后遵医嘱长期服药,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
2 护理
2.1 控制感染,预防并发症
2.1.1 基础护理 患者入院时,清洁全身。用生理盐水清洁糜烂面,大水疱在无菌操作下抽取疱液,剃净头发、胡须、修剪指甲,更换舒适柔软的棉质患者服,安置于消毒的单间病室。10天内严禁探视,每日空气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次,每次30 min,待皮损干燥、结痂后改为每日消毒1次,地面用物,每日用1%99消毒液擦拭1~2次,床单、被套及枕套、患者服消毒后使用,每日更换1~2次。
2.1.2 专科护理及治疗 由于皮损范围大,广泛性水疱,表皮脱落糜烂,防止局部受压,采用褥疮防治床垫。防止衣、被黏贴于皮损面上,床上放置护架,患者全身裸露,在护架上安置40 W红外线灯,隔20~30 cm直接照射皮损处,20 min后关闭,每日4~6次。冬天在护架上搭上棉被或大衣,防止着凉,照射后采用百多邦和红霉素、尿素软膏混合外用,每日2次,痂皮形成后停药。皮肤皱褶多的部位,如颈部、腋下不易暴露干燥,应在局部敷卢剂油纱布,并协助暴露3~4天后改为涂药。将点燃的艾条距皮肤2~3 cm进行熏炙皮损处,以减少渗液,促进皮损结痂。睑缘有皮损,分泌物多,用生理盐水擦洗后,用金霉素眼膏与氯霉素眼药水交替点眼,4~6次,会阴部每日大小便后清洗干净,用纱布擦干,禁用纸制品。测量血压时包上纱布,测血压过程中尽量轻柔、缓慢。静脉穿刺时,用纱布包好后用手代替压脉带,用纱布固定针柄,避免袖带及输液贴接触皮损处造成医源性皮损。
2.1.3 饮食护理 患者口腔黏膜常有损害,影响进食,每日保持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液漱口数次,亦可用0.002%呋喃西林溶液含漱,起到消炎、预防感染、增进食欲的作用。进食困难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半流质、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必要时输入全血、白蛋白、复方氨基酸,增强患者体质。
2.1.4 心理护理 患者因卧床时间长,全身糜烂、渗出、有臭味等,且又有新水疱形成,思想包袱很重,情绪低落,认为治好的可能性不大。针对患者病情对患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使其对病情转化及愈后有大致了解,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和家属密切配合,在生活上给予患者最好的关心与照顾。
2.2 并发症的护理
&n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