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血液病患者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关键词: 血液病 感染 预防 护理

  感染重在预防,而通过护理措施采取预防手段是关键,每一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都牵系在医护人员的手中,如何利用护理方法达到有效的预防体现了护理质量的高低,也维系着本学科的声誉。

  预防感染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血液病人居住的环境要达到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20分钟。这样能及时减少室内的尘埃数,有效地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病率。同时可配备开放式或密闭式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为不允许进行开窗通风的患者进行室内空气消毒。

  当患者白细胞明显减少时,可居住在无菌层流室中,以保证患者在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时顺利渡过感染阶段。层流室中的清洁消毒采用含氯消毒剂每日擦拭。准备迎接新病人时,可采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密闭2小时后再进行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进行第二次过氧已酸喷雾消毒,以确保病人居住环境的洁净。

  层流室开始使用后,应定期进行过滤器的更换,以确保过滤效果。尤其是初效过滤器应达到每月更换一次,高效过滤器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应更换。

  无论是层流室还是普通化疗病房,每月都应进行2次空气培养的检测,检测方式可采用自然沉降法或抽吸式空气采样机的培养法。从而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在标准范围内。

  二、人员的清洁与消毒

  (一)患者的清洁与消毒

  血液病患者因白细胞功能不能发挥正常作用,极易引发感染,为患者进行各个部位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口腔护理

  口泰漱口液或0.5‰的碘伏漱口液以及5%碳酸氢钠漱口液交替漱口。方法为:含漱2分钟以上。以保证药液与口腔黏膜充分接触,达到抑制细菌及霉菌生长的作用。

  口腔护理也是防止口腔感染的重要方法,当患者血小板低于1万时,应停止刷牙,每日3餐后用抗细菌和抗霉菌漱口水交替进行口腔护理,以清理口腔及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2.鼻腔护理

  2‰碘仿软膏涂抹鼻腔,每日三次。方法为:一根棉签涂抹一个鼻孔。

  3.眼部护理

  氯霉素及利福平眼药水交替滴眼,每日3-4次,以防止眼部细菌或病毒感染。如全身合并有其他病毒抗感染,如疱疹病毒感染的。为预防眼部感染,可使用无环鸟苷眼药水。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病人易出现眼部干燥(因GVHD引起)的表现,可指导病人使用人工泪,缓解眼部干燥的症状。尤其是GVHD严重的,眼部不适症状更加明显,可在睡觉前,眼部涂入红霉素眼药膏以缓解症状。

  4.肛周及外阴护理

  排便后应用0.05‰碘伏液冲洗外阴及肛周后,再用此浓度碘伏液坐浴,并于坐浴后涂抹2‰碘仿软膏于肛周处。

  5.皮肤护理

  皮肤是阻挡细菌侵入机体的门户,皮肤护理至关重要。

  血液病患者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当温度环境适宜(220C以上),身体状况允许时,可经常淋浴,但不要对皮肤进行搓擦,并在短时间内结束洗浴,以免大量消耗体力,引起不适。

  当不能进行淋浴时,也要保持皮肤清洁,每日进行0.5‰洗必泰水全身擦浴,以帮助清理排出的细菌及皮脂。

  (二)工作人员的清洁与消毒

  医护人员的健康及清洁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因此,医护人员要保持自身的健康。如出现感冒等症状时,要加强自我防护措施,增加口罩的层数,以防将疾病传给患者。

  进入血液病人房间前,需佩戴口罩及用流动水清洁双手两遍,并于检查完一位病人后用随身携带的手消毒剂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进入层流室的工作人员更要严格按照层流室的要求洗手、更换衣服、拖鞋、佩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无菌鞋套 以保证患者安全居住在层流室中。层流室泡手液为0.5‰洗必泰水。

  三、患者用物的清洁与消毒

  血液病患者所用之物应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可进行灭菌处理。灭菌方法有4种。

  1.高压蒸气灭菌法: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银屑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
    两种麻醉方法对腹腔镜气腹的血液动力学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151例艾滋病患者淋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抗
    我国某县血液筛选后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残
    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检测及其
    人血液不同成份吸收光谱探讨
    冠心病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房功能变
    血液透析病人实施丙肝及乙肝预防控制措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检测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强身丹对21月龄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