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意外的护理

关键词: 高血压 脑血管

  脑血管意外是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我国高血压死亡原因中居首位。临床上在早诊断、早治疗的基础上,若能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将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病人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本院于2003年12月~2005年12月间,共收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患者23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结果死亡6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3例,轻残5例,痊愈8例。现将护理措施总结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3例,男21例,女2例,年龄55~79岁,平均64.3岁。高血压病史4~38年,平均12.4年。

  1.2  临床特点  脑出血14例,脑梗死9例,均由CT明确诊断。嗜睡3例,浅昏迷3例,深昏迷8例,一侧瞳孔散大6例,双侧瞳孔散大4例。

  2  护理措施

  2.1  一般护理  (1)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神志、瞳孔、血压、体温、脉搏、呼吸等。(2)准确记录出入液量。(3)吸氧,鼻导管持续氧流量3~4L/min。(4)防褥疮,防坠床等。

  2.2  脑血管意外特殊观察及护理  (1)脑出血急性期绝对卧床。(2)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头部抬高并敷冰袋保持局部低温,减少出血,降低脑代谢率。(3)熟知颅内压增高、脑梗死、脑出血及脑疝的临床特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4)呕吐时头偏一侧,防误吸,注意是否为喷射状。(5)了解头痛的程度及变化。

  2.3  用药期间的护理  (1)观测血压,不能降得过快、过低,特别是行静脉降压的时候[1],以免影响头部血供,加重脑组织缺氧、损伤。(2)保证脱水剂快速输入,并注意各种脱水剂交替运用及时间间隔,以达到持续、平稳降颅压的效果。(3)加强巡视,特别是用药的前十几分钟内。(4)观察24h尿量,及时发现肾功能异常。(5)准确记录出入量,避免发生水、电解质紊乱。(6)准确掌握用药情况及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特别是针对部分烦躁而应用镇静剂的患者。仔细鉴别患者病情变化还是药物作用结果。(7)经常更换输液部位,避免发生静脉炎。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掌握脑水肿程度和及脑疝临床特征[2],做好开颅准备(如头部备皮、配血等)。(2)防肺部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必要时气管切开。(3)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保证制酸、护胃药物及时、足量的应用,密切观察鼻胃管及便血情况。(4)多器官功能衰竭,应持续心电监护,动态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防下肢深部血栓形成,抬高下肢,病情稳定时可加强肢体主、被动活动。

  2.5  心理护理  (1)治疗中应轻声细语,动作轻柔,紧凑而不慌乱,以免引起患者恐慌,加重心理负担。(2)掌握患者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解除恐惧、悲观情绪。(3)及时告知病情及转归情况,使其对治疗充满信心,取得合作。

  2.6  康复护理  (1)急性期良肢位摆放,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改善预后。(2)稳定期监测血压,血压不平稳时,只翻身不拍背,血压平稳后,每2h翻身拍背一次。(3)病情允许时及早予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脑恢复,提高生存质量[3]。(4)早期康复训练,可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即可选择性开始,如发音、面部肌群活动、吞咽动作等。

  【参考文献】

  1  韦春燕.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进展.护理研究 2005 3(19):383-385.

  2  赵晓春 苏灵芝.脑水肿的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5):682.

  3  姜小芬 宋光太.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护理.浙江预防医学 2004 5(16):77.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应用血小板计数和血清乳酸脱氢酶预测妊
    中性粒细胞激活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子宫胎盘病理
    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
    氯沙坦 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左室肥厚患
    培哚普利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老年高血压
    非洛地平缓释片合并倍他乐克治疗顽固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左
    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高血压的疗
    高血压病最佳治疗 HOT 的研究及其启示
    培哚普利比硝苯地平能更有效降低高血压
    甘草甜素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机制
    微创伤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02例报道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