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骨与关节结核病人标准护理

水肿等,应及时报告医师作相应处理。

  重点评价:

  1 病人及其家属是否能配合维持适当体位。

  2 病人是否出现因体位不当所致瘫痪或瘫痪加重。

  3 病人术后是否出现瘫痪或瘫痪加重。

  九、术后潜在并发症--气胸

  相关因素:胸膜损伤。

  主要表现:呼吸浅快,患侧呼吸音低,叩诊呈彭音。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逐渐平稳,无明显缺氧。

  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胸椎结核病人行病灶清除术后的呼吸情况,是否伴有紫绀。

  2 高流量吸氧。

  3 病人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后,应保持引流通畅。

  重点评价:

  1 病人呼吸是否趋向平稳。

  2 病人胸腔闭式引流是否通畅。

  十、知识缺乏:功能锻炼及出院后自护知识

  相关因素:

  1 病人未接受过专业知识教育。

  2 病人害怕锻炼加重病情。

  3 病人不了解出院后自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主要表现:

  1 病人不了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与方法。

  2 病人畏惧锻炼。

  3 病人对病程与治疗过程茫然,不知如何巩固手术疗效,达到康复。

  护理目标:

  1 病人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 病人能进行功能锻炼。

  3 病人了解疾病治疗过程,并能在出院后按照要求实施。

  4 病人家属及社会(如单位)等支持系统状态良好。

  护理措施:

  1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 长期卧床的病人,主动翻身、坐起、鼓励下床活动(截瘫或脊柱不稳者例外)。

  3 合并截瘫或脊柱不稳者,鼓励病人作抬头、扩胸、深呼吸、咳嗽和上肢运动,同时进行被动活动并按摩下肢各关节,以防止关节粘连、强直。

  4 进行功能锻炼时应注意:

  (1)术后1-2天内有发热时,则不宜锻炼,以免引起疼痛,加重心脏负担,使病情恶化。

  (2)活动量根据病人耐受能力而定,以不感到疲劳为宜,且应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锻炼过程中,观察病人有无不良反应。如出现活动后精神不振、疲乏无力、疼痛加剧、病情加重等,应暂停锻炼。

  5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病程与治疗程序,尤其是出院后的配合,以巩固手术疗效,达到康复目的。

  (1)向病人及其家属说明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程较长,疗效缓慢,完全康复需1-2年,出院后仍需共同配合治疗,才有可能治愈,并减少复发率。

  (2)适当休息。

  (3)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丰富果胶成分的饮食,以保证营养的需求。

  (4)坚持药物治疗,因为骨关节结核病灶进展较慢、血液供应较差,影响药物的渗入,因而用药时间较长。用药时间根据结核病灶的不同而异:①膝、肘、腕、踝、手、足等中小关节结核用药时间为1年左右。②肩、髋、骶髂、脊柱等大小关节结核用药时间为2年左右。③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定期到医院检查血象、血沉、肝功能、听力等,并向医师汇报主观症状。

  (5)了解痊愈标准,避免过早中断治疗。①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好,血沉正常。②局部无明显症状,无脓肿或窦道。③X线片显示脓肿消失或钙化,无死骨或已被吸收、替代,骨质疏松好转,病灶边缘骨轮廓清晰或关节已融合。符合上述三项者表示病变已停止。④起床活动一年或工作半年后仍能保持上述三项指标者,表示已基本治愈。⑤若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后,一般情况变差,症状复发,血沉增快,表示疾病未治愈,或静止后又趋活动,仍应继续全身治疗;若X线检查再次出现脓肿及死骨,或发现原来病灶清除仍不彻底,应考虑再次手术。

  重点评价:

  1 病人及家属是否了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与方法。

  2 病人是否了解出院后自护知识。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先天性腓骨及第二趾缺如合并跟距关节融
    不同关节病理程度的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肌
    各类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早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关节源性肌肉软弱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人工关节假体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
    兔关节软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恶性淋巴瘤一例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致肺动脉栓塞一例
    挛缩膝关节髌韧带轴向应力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皮质的肥厚反应
    关节镜下自体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及有关
    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膝关节滑膜软骨瘤病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