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与对策 |
|
sp; 2.4改进针头固定方法
待穿刺针进入静脉后轻轻旋转针体使针尖斜面向下,同时将连接针头的硅胶管成弧形在针柄旁边的皮肤上,由下向上交叉盘旋1圈后,用宽胶布固定针柄及硅胶管圈,这样可避免针尖刺破血管,防止因体位改变或牵拉等因素造成针头脱出血管而引起渗漏。
2.5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输液速度
输入对血管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以保持输液速度既适合治疗的要求,又能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相对舒适的感受中和不影响治疗效果的情况下输液。
2.6采用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
切忌使用在按压针头时拔针,再按压的常规方法,应采用先拔针后按压的方法,即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再迅速按压,按压时应沿血管纵行按压,这样可将进血管和进皮的2个针眼同时压住,时间为3~5min,注意不要揉搓穿刺部位。从而避免了常规的拔针方法因针刃与血管的摩擦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和皮下瘀血现象的发生。
2.7使用输液恒温器进行恒温输液
能减少血管刺激症状,而减轻血管内壁的损伤。尤其是冬天,常温输液可使患者肢体发冷、血管收缩痉挛、疼痛,使静脉炎的发生率增加,而恒温输液可使这个常见难题得到妥善解决。如甘露醇热溶液使血管扩张、循环加速,避免了加压输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试验研究表明甘露醇在35℃时对血管壁的损伤是最轻[4]微的。同时,恒温输液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并使输液故障明显减少。
2.8输液静脉局部涂药以促进血管损伤的修复 @pagebreak@ 在输液过程中,于输液血管的表浅段皮肤上涂擦解痉止痛的药物能缓解疼痛,起到保护血管的目的,如万应止痛膏、654-2及利多卡因等。每日输液完毕后在穿刺静脉部位涂擦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营养修复、软化血管的药物,如万应止痛膏、红灵油膏、生姜汁、芦荟汁等,具有非常好的效果,涂擦时应将药膏反复轻揉以使药性渗入皮下被血管壁吸收而发挥作用,如同时辅以局部湿热敷,则效果更佳。
2.9加强护士和输液患者对静脉维护知识的健康教育
首先应加强护士对静脉护理的前瞻意识,应该在输液前、中、后有目的地对静脉进行前瞻性维护,这对保持静脉的最佳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应加强对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以解除患者对输液的恐惧、紧张心理,因为患者往往对静脉护理知识知之甚少,且在输液过程中常因无知而致使静脉机械性损伤的机会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输液患者进行静脉维护知识的宣教,促使其树立静脉护理的意识和能力。
3体会
临床实践表明,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已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首先对静脉输液致血管损害的相关因素要有足够的认识;其次要增强护患人员对血管前瞻性护理的意识和能力;在输液前、中、后均应对血管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维护措施。从而促使血管的早期损害得到及时修复,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输液血管损害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护患间的沟通,融洽了护患关系,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强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蒋雪敏,隋广兰,吕宜风.老年人浅静脉输注损害情况的调查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4.
2彭翠香.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应用.中华临床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7.
3候爱和.静脉留置针致感染的预防.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3,14(102):1912.
&nbs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无菌注射器外套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