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临床输血新进展

关键词: 输血
    自从1900年发现ABO血型,1916年创立血液抗凝保存液以来,输血医学发展很快,特别是近十余年来,由于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已使输血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围绕将献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进行开发、应用、研究,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科学。

    临床输血新观念

    我国输血医学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目前,在我国临床输血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陈旧的输血观念。如果不迅速更新这些观念,树立合理用血的新观念,就不可能做到科学用血和合理用血。目前临床输血领域的新观念包括:

    一、全血不全  

    血液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在4±2℃条件下只对红细胞有保存作用,而对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毫无保存作用,血液离开血循环,发生“保存损害”;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4℃静置保存有害;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后者在4℃的保存时间最长不超过8 h;凝血因子中因子Ⅷ和Ⅴ不稳定,要求在-20℃以下保存其活性。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不足一个治疗量。

    二、通常输注保存血比新鲜血更安全  

    现代输血不仅提倡成分输血,而且提倡输注保存血,这是因为:

    1.某些病原体在保存血中不能存活。梅毒螺旋体在4±2℃保存的血液中存活不超过48 h,疟原虫则保存2周可部分灭活。

    2.输保存血以便有充分时间对血液进行仔细检测。

    3.输血目的不同,新鲜全血(fresh whole blood)的含义不一样:补充粒细胞,8h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补充血小板,12 h内的全血视为新鲜血;补充凝血因子,至少当天的全血视为新鲜血; ACD保存3d内的血以及CPD或CPDA保存7 d内的血视为新鲜血。

    4.某些患者宜用新鲜血 新鲜血主要用于:①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需要输血或换血者;②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需要输血者;③严重心肺疾患需要输血者;④因急性失血而持续性低血压者;⑤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要输血者。这些患者需要尽快提高血液的运氧能力且不能耐受高钾,故需要输注新鲜血。需要强调的是,需要输注新鲜血的患者未必要输全血,应以红细胞制剂为主。
@pagebreak@
    三、需要输新鲜血者未必要输全血  

    1.输全血不良反应多  全血中细胞碎片多,“保存损害产物多”,输注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全血与红细胞相比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保存期太长的全血中微聚物多,输血量大可导致肺微血管栓塞。
    2.输红细胞能减少代谢并发症  红细胞中细胞碎片少,保存损害产物少。

    四、尽量减少白细胞输入  

    尽量减少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已成为现代输血中的新观点。白细胞是血源性病毒传播的主要媒介物,一些与输血相关的病毒也可通过白细胞的偶然输入而传染,如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HTLV)等。各种血液成分中所含的白细胞数量见表13-1。
   血液成分白细胞数量全血109浓缩红细胞108洗涤红细胞107冰冻红细胞106~107过滤产生的少白细胞红细胞<5×106单采血小板106~108浓缩血小板107过滤产生的少白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胰腺癌组织微卫星DNA不稳定与肿瘤临床
    带磁头双J导管的临床应用
    功能独立测量的临床运用分析
    伤科外敷方制备及临床应用
    妇炎消灌肠液制备及临床应用
    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普勒波形的临床分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用全自动电动麻醉机进行低流量麻醉的临
    面向新世纪临床医师培养的思考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全国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全长基因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重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胰腺功能变化的临床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