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脉穿刺的技巧与浅析 |
|
关键词: 静脉穿刺 护理
一.静脉输液的操作与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
1、认真核对药液(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检查药瓶有无破裂,动瓶后对光检查药物质量,有无絮状物、沉淀、混浊、变色)填写输液。
2、将瓶上的铝盖中心部分启开,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必要时加药物,摇匀,并注意配伍禁忌,贴输液卡,套网套。
3、再次用2%碘酊、70%酒精消毒瓶塞,将输液管和通气管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
4、携用至床旁,向病人解释静脉输液的必要性,解除其恐惧心理,以便合作。嘱病人排尿,让病人取舒适位。准备3-4条胶布,放于适当之处。
5、挂输液瓶于架上,反通气管固定在网套上。
6、查对输液卡,核对病人。
(二)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查对制。
2、挂输液卡或倒转输液瓶,直接在瓶签上写姓名,床号和加入的药。
3、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要排尽,输液过程中要及时更换液体瓶,溶液滴尽前要及时拔针,严防空气进入静脉,造成空气栓塞。
4、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合理使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
5、特殊药物及刺激性强的药物,例如甘露醇、山梨醇、去甲肾上腺素、锑剂、可引起组织坏死。应确定针头已刺入静脉内,才可加入或输入。
6、根据病情需要,应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使尽快达到输液效果。
7、需连续输液24h者,应每天更换输液管。
8、输液瓶内需加药物时,应根据治疗原则,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pagebreak@ 9、对小儿及昏迷等不合作的病人,局部肢体需用夹板固定,加强观察。
10、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的病人,输液速度宜慢;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滴入速度宜慢。
11、一次性输液管不可重复使用。
12、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及病人主诉。观察针头及橡胶管有无漏水,针头有无脱出、阻塞或移位,胶管有无扭曲、受压,溶液滴的快、慢及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
13、排气方法:针头剌入瓶,挤管负压升,滴管呈水平,猛倒慢下松。
14.静脉穿刺无痛拔针方法。
针头纵轴需与血管纵轴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体外,用面球压住穿刺点,抬高患肢少许时间即可。称为“先慢后快”拔针法。用此法拔针完全无疼痛感觉,也无出血现象发生。当常规快速拔针时,即感到疼痛又有出血现象发生。当棉棒压针头的压力越大和针头纵轴与血管纵轴角度越大时,疼痛和出血的并发症就越严重。
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针头在血管腔中成漂浮状态,与周围的血管壁并不相接触,若针尖与血管壁紧密接触时,输液时就会发生速度减慢或停止。当用常规快速拔针时,棉球压住针头,血管壁也被压瘪,针头如同小刀刃,当刀刃与血管垂直时,棉球继续向下加压,这时针尾再向上提,向外拔针时,针头的刀刃损伤血管壁而引起疼痛和出血。先慢后快拔针时,将漂浮状态的针头慢慢向外拔,血管壁不受损伤,这就是不引起疼痛和出血的原因,但强调针头与血管纵轴平行,切勿用棉棒压针头部,这一点也是此法的关键之一。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几种特殊病人静脉穿刺技巧 下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穿刺拔针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