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和注射方法的改进 |
|
者采用新的注射方法需用时间为70min。病人的注射单每班执行护士装订、登记并保存。经统计学处理,对比分析,结果见表1。组间比较用配对资料X2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门、急诊是医院的第一线,就诊病人多,尤其是病情急、危、重病人多,这就要求护士迅速敏捷完成各项工作,以缩短病人就诊时间。外伤是门、急诊常见的疾病,清创缝合后都需要注射TAT预防破伤风,一个既能保证病人安全,又能省时的注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实际皮试、注射操作过程中,传统的皮试、注射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是:TAT药物的剂量为1500u/支、0.6ml,而根据传统的皮试操作方法要求的剂量为1500u/支、1ml配制的皮试液的浓度是按1500u/支、1ml计算的,应用临床现有的1500u/支、0.6ml的TAT按传统的方法配制皮试液的浓度增大,导致皮试结果阳性率偏高;二是:如果皮试结果为阳性,按传统方法的要求是将1500u/支、1mlTAT1ml稀释后分四次肌内注射,而对1500u/支、0.6mlTAT按此方法注射剂量无法配制;三是:传统法皮试、注射所消耗的时间长,不利于护理工作,病人也不愿等待,无法完成全程注射。
另有文献报道,注射TAT不需做皮试,直接将TAT1500u稀释成5ml分次肌内注射:有药物过敏史者分4次脱敏注射,无药物过敏史者分2次注射;或者采用一次性稀释、脱敏、缓慢注射法:将TAT1500u药液用注射用水稀释成3ml缓慢肌内注射。而我们认为皮试仍很有必要,机体对异种抗原反应程度一般与皮试的结果成正比,根据皮试结果决定注射较为安全。
本方法经过7年时间临床应用并与传统的方法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实践证实新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耗时短、节时省力,病人痛苦少,乐于接受,可广泛应用于外科、门诊和急诊病人创伤缝合后的快速处理,克服了传统法皮试阳性率高,肌内注射次数多,病人惧怕疼痛,无法完成全程注射等弊端,可减轻护士工作量,具有临床推广及实用价值。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院内突发急救后患者转运11例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林可霉素过敏一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