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内科 老年患者 心理
由于老年人各种生理功能的衰退,器官结构产生变化,生理机能逐渐减弱。在护理时与中、青年患者不同。为观察老年患者的生理状态,提高疾病康复效果,现将我科收治的老年患者中随机抽出60例,为观察其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并予相应的心理护理,特将本组老年患者一般心理状态做一调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内科住院患者,男、女各30例。其中60~70岁30例,70~80岁20例,80岁以上10例。文化程度:小学35例,中学20例,大专以上5例。住院时间为9~52天。昏迷患者、病情危重、老年痴呆者除外。
2 心理特点及护理措施
2.1 需理解患者,为护理工作奠定基础 老年人都因资历高、贡献大、经验足故特别喜欢周围人尊敬他,要求别人依从,脾气固执,自尊心强。他们需要安全,希望有经验的医生为他们看病,熟练的护士为其打针、发药,但在现实工作中,很难满足患者的全部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耐心细致、诚恳地工作,解释、安慰、关心、体贴老人,以消除其心理反应。恰当的称呼赢得患者的欢心。对治疗操作中的失败,要表示歉意,以得到患者的谅解。不要嫌弃患者的啰嗦,用和蔼轻松的语气和患者交谈,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同时也争取家属配合做好患者的工作,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精神上有一种美好的寄托,更好地配合治疗。
2.2 解决患者的需求,改变患者心理状态 老人特别怕孤独,因病离开家而住院,感到一切陌生,把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务人员身上。而医务人员与患者缺少沟通,自然引起
患者孤独、寂寞感。久之烦躁不安,易怒。护士要主动劝告患者处病不惊,“三分治疗,七分休养”,时时关心体贴他们,使他们感到象在自己家一样,同时适当安排家属探视,鼓励老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善于稳定老人的情绪,避免不良刺激 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考虑问题很多,最忧虑的问题是自己的疾病是否能够治愈,并十分注意观察家属和医务人员对其疾病的态度,怀疑隐瞒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担心医务人员能否精心治疗等,遇到这类患者必须注意要态度和蔼,有问必答,耐心地解释和安慰,使其解除顾虑配合治疗。有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病情较重而情绪低落,甚至拒绝治疗或有轻生念头,护理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和心理支持,使患者克服困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对身体的影响,化疑心为舒心、安心。
2.4 良好的护理道德与适当的有益活动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 维护老年患者的最佳心理状态,时时、处处、事事给予理解、尊重、同情、体贴,护理上做到有情、有礼、有心、有益。安排一些有益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活动,如下棋、老年保健知识讲座等。
3 小结
根据该资料调查,笔者体会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要遵循医学护理原则,又要用心理过程和个人心理特点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工作,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事而异。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可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 154102 黑龙江鹤岗,鹤矿集团总医院兴安分院
(编辑:周 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