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感情,并且乐于帮助他人。老年人在家中要与老伴、子女等都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与过去的朋友和现在结识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人不苛刻、敌视,而要以与人为善的态度出现。在任何时候都要与社会上大多数人的社会观点基本上一致,与时代前进的步伐一致,具有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 2.5 在不违背社会道德范围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基本需要应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 当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愉快感和幸福感。子女要主动处理好家庭关系,履行赡养老年人的义务,多关心体贴老年人,照顾饮食需要及生活习惯,满足适当的需求;社会上构建一些养老院、娱乐场所等使无经济收入或无子女的老年人得到充分的安全感,顺利地渡过余生。老年人还要多与外界联系,可与新老朋友聊天谈心,高兴的事说,不高兴的事也说说,一吐为快,相互鼓励及交流经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增强患者对生活的信心。
2.6 营造心理保健的无障碍环境,启动心理无障碍工程 使老年人无需考虑经济的缺乏,得到生活上的满足。全社会形成人人关爱和尊敬老年人,处处都有敬老助老的良好设施,确保老年人无论在家中还是在社区,无论走到何处何地,都能感受到人格的尊严和独立;也可经常组织开展一些老年心理保健和健康宣教活动,大力宣传老年心理保健成功的典型,及时总结科学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如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现代手段或乡镇、社区、离退休工作部门等有关组织,进行一些通俗易懂的心理保健讲座,并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心理保健的咨询服务活动等,使老年人都能无忧无虑、心情舒畅地安享晚年。
作者单位: 610406 四川金堂,金堂县第三人民医院
(编辑:陈 沁)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