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病人心理需求

nbsp;   ⑷.猜疑:久病不愈的病人易盲目猜疑,对他人的表情、神态、行为等特别敏感、多疑。甚至对诊断、治疗、护理也会产生怀疑、不信任,对检查、治疗均要追根寻底详细问询;若亲人探视不及时或次数减少亦会怀疑对他冷淡或另有新欢等。

    ⑸.自尊心增强:病人希望得到他人尊重、关心、重视其病情。愿听安慰与疏导的话语,自认为应受到特殊照顾、特别尊重,特别注意医护人员的态度,稍有不妥即视为对其不尊重而生气,对治疗不合作。

    ⑹.焦虑、恐惧:病人对自身健康或客观事物作出过于严重的估计,常为疾病不见好转或病情恶化、康复无望时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也可因担心家庭、工作、经济、学习、婚姻问题等社会因素而焦虑烦恼、坐立不安。病人焦虑的表现为肌肉紧张、出汗、搓手顿足、紧握拳头、面色苍白、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等,也可出现失眠、头痛。

    ⑺.孤独感:病人来到医院新环境,与陌生人相处感到孤独,且住院生活单调。从早到晚,进餐、查房、服药、治疗、睡眠,日复一日,尤其长期住院的病人,更是度日如年。孤独可使人烦恼、焦虑、恐慌;使人感到凄凉、被遗弃而消极悲观。

    ⑻.悲观、抑郁:因患病丧失了劳动能力,或疾病导致了形象变化,病人情绪变得异常悲观,少言寡语,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哭泣不语或叫苦连天;有的病人自暴自弃、放弃治疗,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⑼.失助感: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对所处环境没有控制力并无力改变时,就会产生失助感。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之任之、被动挨打的情绪反应。这种失助感还可以泛化而导致失望和抑郁等临床表现。病人呈现出淡漠、缄默不语,或自卑自怜、在怨恨,或在回首往事留恋人生,或在默默告别人世。

    ⑽.期待:是指病人对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一个人生病后,不但躯体发生变化,心理上也备受着折磨。因此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认真的诊治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那些期望水准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护人员的鼓励视为病情好转,甚至即将痊愈的征兆。期待心理是一个人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对治疗是有益的。但要预防一旦期待的目标落空,病人会陷入迷惘之中,情绪消沉,甚至精神崩溃。

    ⑾.习惯性:习惯性是一种心理定势,病人患病之初,总幻想自己并没有患病,可能是医生搞错了,这是习惯性思维造成的。而当疾病好转后,又认为自己没有完全恢复,要求继续住院观察和治疗,不愿出院,这是习惯了病人身份的惰性表现。

    以上大致概括了一般病人的心理问题,但由于病人性别、年龄、病种、文化背景、社会阅历等因素的作用,在不同的病程中可表现其中的一种或几种,因此对每一个病人应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住院病人的心理特征:

    ⑴.需要被认识;每个病人一旦住进医院,新的环境使他产生一种陌生感。这时,除了他急切地想认识别人、熟悉环境以外,更需要自己被认识、被重视,即取得较好的治疗环境和较好的治疗待遇。

    ⑵.需要被接纳:病人入院后,需认识同室的人,并争取在情感上被接纳为病室的正式成员,满足个人的归属感。

    ⑶.需要尽快适应环境:一个人面临新的环境,往往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焦虑感。病人入院十分需要了解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了解饮食起居规律,了解查房、处置、治疗时间,进而了解自身疾病的治疗原则及预后等。

    ⑷.需要消遣和乐趣:病房是个狭小的天地,是个半封闭的特殊社会。病人刚入院感到处处陌生,事事新奇,不久,这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心情就被厌烦情绪所替代。再继续下去就会感到无聊、度日如年。

    ⑸.需要安全:安全是病人至关重要的需要,也是病人求医的主要目的。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
    浅谈中老年人美容整形的心理特征及手术
    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颅内血浆兴奋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中师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对一例恐怖症的综合心理治疗
    48例膀胱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心脏术后病人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
    癌症病人应对研究进展
    住院精神病病人配偶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