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疼痛的心理护理 |
|
关键词: 疼痛 心理护理
疼痛是身体遭受伤害和患病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应,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为地减轻疼痛感,对于提高生命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认为,疼痛刺激在人体的反应强弱,明显地受着心理因素影响,与心理环境密切相关,积极调整心理状态能够减轻疼痛感觉。
疼痛与人的情绪关系密切当情绪稳定,注意力高度集中到疼痛之外的某一问题,即“忘我”状态时,则疼痛的感觉就会相应减轻。
疼痛与人的理解关系密切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理解不同,同一强度的疼痛反应,对每个人的感觉也不同。如对注射引起的疼痛,有的人从小就接受“不听话就打针”的恐吓教育,“打针很痛”的意识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真的打针时,紧张、恐惧感随之而来并验证了“打针真痛”的感觉。
疼痛与人的性格关系密切意志坚定,性格倔强的人,对疼痛的忍受性也强。
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采取以下方法减轻疼痛:
呼吸止痛疼痛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而后慢吸慢呼,呼吸时双目闭合,想象新鲜空气缓慢进入肺中。
自我暗示当患者疼痛难忍时,医护人员向病人讲清楚,疼痛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说明机体正处在调整状态,疼痛感是暂时的,鼓励患者增强同病魔做斗争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患者的自我暗示,心理上的疼痛即“减轻”了。
松弛止痛松弛肌肉,就会减轻或阻断疼痛反应,起到止痛作用。松弛肌肉的方法很多,如叹气、打哈欠、深呼吸、闭目冥思等。
音乐止痛疼痛患者通过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缓解疼痛,可以边听边唱,也可以闭目静听,并伴手脚节拍轻动,既可分散注意力,又可缓解紧张情绪。
转移止痛可通过多种形式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如看电视、讲故事、相互交谈、读书看报等。
刺激对侧健康皮肤疼痛时,可以刺激痛区对侧的健康皮肤,以分散患者对患处疼痛的注意,如左臂痛,可以刺激右臂,刺激的方法如按摩、捏挤、冷敷、涂清凉油等。
总之,心理因素既可致痛或加重疼痛,也可消除或减轻疼痛,恰当运用上述一种或几种方法巧治疼痛,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上一个医学论文: 如何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心理护理对病情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