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当患者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敢于驾驭生活。适当的活动不仅使身体受到直接锻炼,并能从压抑、焦虑、烦恼、苦闷中解脱出来,达到移情益志,对心理起到积极的调控作用。 2.2.1 病情变化时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出现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更应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尽磨难终于占胜病魔的实例,鼓励激发患者的求生欲望。
2.2.2 治疗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身体功能的进一步衰竭 患者大多不愿继续治疗 应及时地向患者宣传进行这种治疗的必要性,树立其战胜病魔的信心,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主动克服困难,积极配合治疗。由表可见,心理护理有助于治疗,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疗效见表2。
表2 心理护理影响治疗疗效分析 (略)
注:χ2=5.0368,P<0.05
2.2.3 重视家庭成员和亲友在其疾病治疗中的积极影响 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同时 不仅要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 而且要重视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态度和相互关系。医护人员以身作则 不歧视艾滋病患者。对于家庭关系亲密的家属 应该正确引导 不可在患者面前表现得过分难过 不要再增加患者的悲痛,使患者能在一种积极、轻松的环境中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6-589.
2 李鸣果,金魁.医学心理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42-243.
(编辑:刘 俊)
作者单位: 410011 湖南长沙,长沙市传染病医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