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示指、中指顺静脉走向压迫针眼处及其上方,范围以皮肤及血管壁两个穿刺点为中心,且大于两个穿刺点。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阻力,使回流受阻的血液从血管针眼处溢出,而形成皮下淤血。按压的正确时间:中等力度至少3~5min,如凝血功能较差则按压时间更长。按压充分,血管壁针眼处血小板凝聚力增强,利于止血。条件允许可在采血室放置挂钟以方便患者掌握按压时间。采血后采血侧肢体1h内避免强烈活动,以免血管上刚黏合的针眼裂开,血液溢出,形成皮下淤血。 2.2 护士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穿刺时要做好“三查”。采血前应检查注射器质量,对可疑有倒刺的针头用无菌干棉球顺针头方向擦拭针尖,如无棉丝遗留针尖方可使用。对滑动、弹性差,反复穿刺不见回血的血管,可用消毒过的示指,按血管解剖位置进行触摸,摸清静脉走向后再进针,角度稍大不宜过深,过深易穿透对侧血管壁而导致失败。抽吸时应缓慢拉动针筒活塞,不可一次用力将活塞拉至顶端。拔针时应保持针头在血管内与之平行,慢慢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血管壁时再快速拔出。拔针后迅速用无菌脱脂干棉球或无菌干纱布按压止血。
护理部应定期开展业务学习,分析、讨论因护士操作不当或指导不到位而致皮下淤血的各种原因,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既可减轻患者不应有的精神负担和痛苦,又可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士的尊重和信任度[3]。
【参考文献】
1 李云涛.压针眼的窍门.现代护理报,2004-02-09.
2 王秀霞,刘宝环.头皮针代替注射针头静脉采血法.现代护理报,2004-03-01.
3 田凤兰,兰荣凤.真空采血造成大面积皮下淤血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58.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