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适合新生儿 静脉采血方法
【摘要】 目的 采用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提高新生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方法 采用手背静脉采血的方法可以提高新生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结果 采血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结论 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新生儿;手背;静脉采血
在新生儿的诊疗过程中,常常需要抽取血液,协助诊断。由于新生儿手背静脉血管细小,血管充盈度差,长期以来,临床上均采用股静脉采血法,其并发症多,不易固定,不易止血,易造成皮下出血,按压时间长,现已很少采用。为了能更好地配合诊疗、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在近年来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采用了手背静脉穿刺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提高新生儿采集血液标本的成功率,而且还可以防止在采血过程中发生凝血、溶血等现象;特别是其操作方法简单易学,损伤小,使初进新生儿工作的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的培训后,均能独立完成此操作,采集到足够的血液标本。现介绍方法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3~2005年间在我科新生儿室住院的1085例患儿,男678例,女407例;体重最小940g,最大4620g,平均体重2900g;胎龄最短26周,最长42周,平均34周;日龄30min~28天。1085例患儿中包括早产儿467例,高胆红素血症203例,窒息184例,肺炎8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9例,颅内出血67例。
2 操作方法及操作中注意事项
采用手背静脉穿刺法,一人操作即可,其方法简单易操作。首先,准备好用物,包括2.5%碘酒、75%酒精、棉签、7号针头、棉球、一条胶布、有刻度的试管。再将新生儿抱入开放暖箱,早产儿要根据体重和出生天数将箱温调到32℃~35℃。最后,操作者将左手拇指和示指放于新生儿手背上方呈C型其余三指在下方握住小儿腕关节及手指处,顺势将患儿腕关节向内屈,使手背皮肤绷紧,常规消毒手背皮肤,待干后操作者用右手拇指及示指持7号注射针头进行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约为15°左右,顺着血管方向,慢慢刺入,由于新生儿皮下组织薄,血管细,在穿刺过程中进针动作要轻柔,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有无回血,若见回血应立即停止进针,避免操作不够细致而造成的静脉破损和皮下出血[2],并将已准备好的试管置于针栓末端,使血液一滴一
滴的滴入试管,采集到足够的血液后,可更换下一支试管,此时,如遇到血流的较慢时,操作者可用左手有节律的轻轻地挤压小儿手腕部,血管受到有节率的挤压后可使血液缓慢滴入试管,采集完标本后用棉球压迫穿刺部位,拔除针头按压1min,贴上胶布即可。
3 结果
对在我科住院的1085例新生儿应用此种方法采血,一次穿刺成功1061例,成功率达97.79%。
4 讨论
采用手背静脉采血,安全,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适用于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的新生儿,以保护头部的血管不被破坏。采用手背静脉采血的方法易于固定患儿手背且在绷紧皮肤后可直接看见新生儿血管走向,避免误穿。消毒完穿刺处皮肤后,可直接进行静脉穿刺,避免了用手触及而引起的感染。因为采用的是7号针头直接刺入,避免了使用头皮针,头皮针后的连接管较长且柔软易折,如遇到采血量较多时,采血时间会较长,这样就易造成凝血,而采用针头刺入的方法,血液直接滴入试管因此不会造成凝血。采用手背静脉穿刺法,不用止血带,是使用针头直接进入静脉后血液直接滴入试管中,有效的防止溶血的发生。由于采集的是新生儿手背静脉,此部位皮肤薄,血管表浅,所以不会造成皮肤深部组织的感染,且在采血完毕后,按压时间短,一般是按压1min后贴上胶布即可。
经过3年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此种采血方法操作简便易学,易掌握。护理人员均能够独立的完成这项操作,大大提高了护理技术水平和独立上班的能力,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采血方法。
【参考文献】
1 朱清碧,李敏成,龚阳红.不同静脉穿刺采血法在新生儿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2005,20(3):266-267.
2 谢巧庆,梁海华,李思秦,等.桡动脉置管采血法在新生儿监护室的应用.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2,1(1):17-18.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