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氟哌酸 五黄油油纱
【摘要】 目的 探讨氟哌酸、五黄油油纱块对Ⅲ期褥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Ⅲ期褥疮患者用氟哌酸、五黄油油纱块的方法进行褥疮的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通过应用氟哌酸、五黄油油纱块治疗,试验组痊愈率为64.9%,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痊愈率为15.4%,总有效率为59.6%。试验组平均病程缩短10天左右。结论 氟哌酸、五黄油油纱块用于Ⅲ期褥疮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缩短了病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换药次数,缩短了护士的工作时间。
【关键词】 褥疮;氟哌酸;五黄油;护理
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为褥疮其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或压疮[1]。褥疮的发生多见于危重患者和慢性疾病长期卧床的患者,褥疮一旦发生治愈较困难,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可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为此,如何防治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大课题,也是考评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氟哌酸、五黄油油纱块治疗Ⅲ期褥疮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收入我院的脑血管意外、下肢骨折、截瘫、心肺衰竭、颅脑手术术后发生或带入院的褥疮患者,病程在2周以上,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并用手术方法或祛腐药物将溃疡表面坏死组织清除后的Ⅲ期褥疮患者148例,共计171处。其中男71例,女77例,年龄6~85岁。部位:骶尾部73处,髋部31处,踝部16处,足跟部14处,脊椎3处,头枕部3处,股骨大转子31处,面积最小为3cm×3cm,最大为16cm×20cm。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组成 氟哌酸2粒去除胶囊倒入100ml五黄油中摇匀。制备大小不等纱块,每块厚约4~6层,用带盖方盘装好送高压灭菌消毒后,再倒入氟哌酸、五黄油浸透纱块备用。
1.2.2 试验分组 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用氟哌酸、五黄油油纱块治疗)和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治疗)。试验组148例,对照组52例。两组在试验条件、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分布以及溃疡部位、数量、大小、深度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3 试验方法 试验组先将3%过氧化氢(双氧水)溶液擦洗溃疡表面,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将无菌纱布擦干伤口水分,然后按伤口大小选择氟哌酸、五黄油油纱块敷在创面上,再用无菌纱布覆盖,以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对照组用上述方法清洗溃疡面后,常规使用庆大霉素外敷,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2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进行观察。
2 疗效观察
2.1 观察指标及方法
2.1.1 溃疡表面色泽 紫暗或苍白为(++++),暗红为(+++),淡红为(++),红润为(+)。
2.1.2 创面渗液量 浸透纱布5层或5层以上为(++++),浸透纱布3~4层为(+++),浸透纱布1~2层为(++),未浸透纱布为(+)。
2.1.3 新生肉芽组织 设初诊创面为s,新生肉芽组织为g,1/4s>g≥0为(++++),1/2s>g≥1/4s为(+++),3/4s>g≥1/2s为(++),1s>g≥3/4s为(+)。
2.1.4 创面愈合时间 记录应用药物当日起到创面完全愈合所需时间。
2.2 疗效判定标准 以上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制定的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痊愈:创面完全愈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创面缩小75%,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创面缩小25%,临床症状改善;无效:创面缩小不足25%,临床症状无改善。
3 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4周有效率分别为97.3%和59.6%,4周痊愈率分别为64.9%和15.4%。创面愈合时间试验组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10天左右,两组痊愈率、愈合时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