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护理

  机械通气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或呼吸功能不全。但是大咯血或严重误吸引起的窒息性呼吸衰竭者;伴有肺大泡的呼吸衰竭者;张力性气胸患者以及心肌梗死继发呼吸衰竭者是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症。

  机械通气的病人需要专人护理,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呼吸机的连接

  连接好呼吸机管路,检查管路是否漏气,通气模式是否正常,各参数是否准确可靠,报警系统是否完好。如一切正常,向湿化罐内注入无菌蒸馏水,使液面至上下标记线之间,并调节湿化器的温度在32~34℃。

  二、应用呼吸机的护理

  (一)根据血气监测指标调整机械通气参数

  (二)气道管理

  1.环境管理

  最好将患者置于有空气净化设施的病室内。若无条件,将病人要置在单人房间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房间地面2次,关闭病房门,使之与病区环境隔开,每日紫外线消毒一次,一次1小时,定时开窗通风与外界交换空气。保持病室温度为18~20℃,湿度为50~60%。

  2.人员管理

  限制探视和陪属。减少病室内流动人员,入室者戴帽子、口罩;急性感染者禁止入内;医护人员做各项操作前要认真洗手,以减少交叉感染。

  3.气管插管的管理

  气管插管后应急时拍胸片,确认导管在隆突上1~2cm。

  a、记录外漏长度。经口插管者应从门齿测量至插管外口约5~6厘米,经鼻插管者从外鼻孔测量至插管外口,一般外漏长约3~4厘米。经口插管过长时,要剪掉部分外漏的插管,以减少死腔量。

  b、固定好插管位置。固定套管的固定带松紧适度,以能伸进小指为适度。外漏长度应交班。

  4.吸痰
@pagebreak@
  吸痰前要进行评估,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痰潴留。根据胸片、听诊、触诊,判断痰的潴留部位。根据痰液的粘稠度雾化加湿,并加大吸氧浓度、潮气量及压力支持参数。根据痰液的潴留部位,调整患者体位,使痰液潴留的肺区域在上方。可以挤压振颤胸廓,使痰液向中区气道移动。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胸片、肺部听诊判断吸痰效果。

  5.吸痰注意事项

  a、吸痰前后应用简易呼吸器加压给氧或调节呼吸机给氧浓度至100%数分钟,以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至所能达到的最高值,避免吸痰时发生严重低氧血症。

  b、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对吸痰管和气道的污染,会给患者带来肺部感染。因此,在吸痰前先洗手,吸痰时必须做到无菌操作。要做好充分的用物准备。呼吸机管路接头应放在无菌纸巾上,带无菌手套持吸痰管的手不得被污染,一根吸痰管只用于一次吸痰。冲洗吸痰管的生理盐水瓶,分别注明“口鼻腔”“气管内”的字样,不能交叉使用。要注明使用日期,要每日更换。

  c、吸痰时根据痰液的粘稠度调整气管滴落量。根据吸痰过程中,痰液在吸痰管玻璃接头处的性状及在玻璃内壁上的附着情况,将痰液的粘稠度分为三度。

  I度(稀痰),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提示滴药过量,要适当减少滴落量和次数。

  II度(中度粘痰),痰液外观较I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容易被水冲洗干净。表示气道湿化不足,应适当增加气管滴落量和次数。

  III度(重度粘稠),痰液外观明显粘稠,常程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提示气道湿化严重不足或伴有机体脱水,须加大气管滴落量和次数。对哮喘患者要注意,因患者呼吸快、出汗多,水分大量丢失,呼吸道干燥,痰液粘稠,会出现无痰的假象。加大气管滴落量后,会吸出大量粘稠痰液或痰痂。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多见。

  d、吸痰管的外径要小于气管插管内径的1/2,应旋转吸痰,动作要轻快,每次吸痰不超过15秒,吸引负压不得超过-6.67KPa,以免损伤气道粘膜。尤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避免吸痰时刺激,诱发支气管痉挛。

  e、吸痰时注意吸痰管插入是否顺利,遇有阻力时,应分析原因,不得粗暴操作。

  6.不当吸痰的不良后果

  a、气道粘膜损伤;b、加重缺氧;c、肺不张;d、支气管哮喘患者,因负压吸引的机械刺激,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e、诱发心律失常。

  7.气道湿化

  建立人工气道后,使患者失去了鼻腔等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气体直接进入气管内,并且机械通气时送入流速较大的气体使呼吸道失水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无创面罩 鼻罩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病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AUTO CPAP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AUTO CPAP治疗对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用于机械通气镇静效果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
    非侵入式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
    改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机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研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