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关于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及其应用研究

nbsp;   2  结果

    两组患者共计200人次按以上操作、记录、评价要求分别接受了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和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的观察,评价询问和记录。评价结果见表1、表2。两组患者对两种拔针法的疼痛评价显著不同,两组的无痛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明显优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

    表1  两组患者对拔针疼痛的评价结果  (略)

    表2  两组拔针法的无痛率比较  (略)

    3  讨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的痛感明显低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P<0.01),为何两组方法的痛感差异如此明显,我们主要是从力学原理角度来分析、考虑这一差异的形成机制的。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作用力的三个要素,而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正是合理应用了该力学三要素。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在操作时手指所用压力的作用点恰好垂直作用在杠杆与血管壁上,所以患者易出现明显痛感。而在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的操作中,左手示指的压力位于针尖上方约2cm处,所以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相比,力的作用点被移位,这时,无论作用力的大小如何,力的三种要素均不会对拔针局部血管壁产生直接作用,故而疼痛感将明显降低。摩擦力的大小也是影响静脉穿刺后拔针痛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物体在另一物体表面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拔针时,针杆与血管内皮以及进针创口表面均会产生一定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越大,痛感就越明显,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相比,其手指压力点上移并要求针柄与皮肤表面呈10°~15°夹角。这样能够起到如下作用:(1)产生摩擦力在局部的外压力大大降低;(2)位于针尖上方左手示指的压力在拔针时由于与拔针力方向相反而变成了拔针力的反作用力;(3)使摩擦力产生的主要作用力——拔针力的方向改变,从而显著降低拔针时的痛感。本试验在严格控制了诸多影响试验结果可靠性的因素以后,对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患者疼痛感从力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经统计分析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较传统拔针法相比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拔针后痛感。笔者认为,静脉穿刺后拔针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基本操作之一,降低该操作的不良反应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余爱珍.基础护理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20.

    2  李建明.护理心理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27.

    3  杨治良.基础试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198-201.

    4  黄子杰.预防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3.

    5  李运贵.临床护理科研原理与方法.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207.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062150 河北泊头 泊头市医院手术室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DNA测序证实的Wilson's病ATP7B基因第
    关于剖宫产留置导尿两种放尿方法的临床
    关于排便控制反射的研究
    关于Notch1和Hes1 Hes5在星形细胞瘤中
    关于应付的一些思考与实证研究  应付方
    一种新的人细胞色素P450 2A6 cDNA克隆
    关于Notch1和Hes1 Hes5在星形细胞瘤中
    一种提高RAPD技术扩增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种改进的cDNA文库固相构建法
    一种新型重组抗体导向溶栓剂的体外溶栓
    关于中医治病之特点的探析
    针灸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关于代谢组学的研
    关于脉冲射频治疗为什么能够治疗顽固性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