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开塞露 过敏
临床资料
刘某,男,39岁,因车祸致肋骨骨折及左股骨、膑骨骨折1小时于近日急诊入院。入院查体:T36.1℃、P106次/分、R30次/分、BP110/60mmHg,神志清醒,气促,伤后无昏迷,无恶心呕吐,无伤口流血。主诉:呼吸时胸痛明显,左下肢疼痛伴活动障碍。入院即予手术、抗炎和对症治疗。术后遵医嘱长期口服大黄苏打片,入院后8天,因排便困难,遵医嘱给予开塞露1枚塞肛,10分钟后主诉皮肤瘙痒,查体发现身体遍布红斑、丘疹,立即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非那根25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氧气2~3L/min吸入。15分钟后上诉症状缓解。
讨论
1.通过对病人入院时的评估,了解到患者无任何过敏史。
2.所使用的开塞露为混合制剂,主要药物成分为山梨醇,辅料为硫酸镁、苯甲酸纳。有资料表明,山梨醇及硫酸镁在临床运用上均有过敏反应的事例发生。
3.通过上述病例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无论是否需要做药物过敏试验,都应遵循护理查对制度,严密观察,及时预见,发现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并配合医生处理。
4.开塞露为临床常用的缓泻剂,虽引起过敏反应的事例少见,但鉴于过敏反应对患者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注意,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广西贺州市广滴医院李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