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门诊护士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这一格局的形成,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医疗护理改革也在所难免.为了适应新形势,更好地适应现代护理工作,一定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意识并提高与病人沟通的技能。医学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使得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有条件的医院都开展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而且这种新的护理模式因具有很多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并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护理工作大部分是通过病人沟通实现的,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并将一言一行落实到工作中去要做好护患沟通工作,这就要求护士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对病人进行身心全方位多层次的护理,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提高护理服务意识和自觉性;必须有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取得病人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护理问题,正确地做出护理诊断、完善护理计划,然后有的放矢的实施护理步骤,并进行评价、完成整个护理程序。
一、沟通的定义和目的
沟通是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1],是指在社会环境下的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它包括所有的被人们用来给予和接收信息的符号和线索。沟通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健康资料,以制定护理计划并同时建立和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然而很多情况下,护理人员往往把重点只放在语言沟通技巧上而忽略了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从而使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由于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通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性信息更富有感染力[2]。因此,护理人员有必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的知识并在临床工作中运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以增加护患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体护理的水平。
沟通的目的有三点:一要施加影响,二要得到快乐,三要生存.
二、沟通模式的组建
每个沟通过程都包括6个主要内容[5]:
1、要沟通的事物 可以是各种情况、思想、经验或行动等。以及综合的事物。
2、信息发出者 每人对所要发出信息的理解、表达和使用能力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沟通技巧、态度、知识水平和社会文化影响等。作为信息发出者在发出信息时想到这些因素对沟通效果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对方沟通行为的影响,如进行沟通时所用的语言应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对方所能理解的。由于发出者必须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编排,所以又称编码着。
3、信息信息发出者 在发出信息前,要将一些模糊的思想转变成具体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表格、信件、语言、图画或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为表达思想和经验的,信息的组成有以下3部分:
@pagebreak@
(1)电码:为了传递信息,必须将准备进行沟通的事物,按大家所能理解的顺序加以组织,如语言或书信中的每一句话都是为表达一些想法的,合乎文化的、具有完整性的一系列词组。这些有顺序的句子就是信息电码。音乐中的音符、升音号和降音号也是一种电码。
(2)内容:由书信中的词句,音乐中的各种音符,或调色板上的各种油彩所表达的都是信息内容,它可以是一本书、一篇讲话、一首交响乐或一幅图画。
(3)处理:是对电码和内容进行选择和安排的决定,一旦作出决策,就要通过各种途径送出。
4、途径 选择与传达信息相适宜的感官通路进行传递,如听、视、触、味、嗅觉等。
5、接受者 又称译码者,是传递信息的对象,他也受沟通技巧、知识水平、态度和社会文化所影响。所以没有两个人会对同一件事情有完全相同的感知(即感受和理解)。我们传递信息是否成功与接受者的吸收程度和理解能力有很大关系。
6、反馈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