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从,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没落感。他们希望有亲人的陪护,希望医务人员多与他们谈心,尽量缩短与医务人员之间的距离。 2 满足病人的需求
2.1 营造人性化的环境 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情味的、尽可能体现家庭式的温馨和舒适的环境。一切本着方便病人出发,从细微之处入手。
2.2 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 我们的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理解、关怀病人。从入院那一刻起,我们就要把病人当作一个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来关注,帮助他们尽快熟悉环境及周围的人;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多与他们沟通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心理支持与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刻苦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娴熟的技术服务病人。
3 存在的问题
3.1 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着护士缺编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5],护理人员紧缺、护理任务繁重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这一矛盾日趋突出[6],日常的护理工作几乎占据了整个工作时间,与病人沟通的时间微乎其微,加之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护士缺乏耐心,情绪不好,这与我们的人性化护理就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3.2 对护理内涵理解不全面 长期以来,我们的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受计划经济和“特殊行业”的影响,形成了“病人来医院是看病的,医院对病人只管看病”的观念,忽视了病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体验。
3.3 护士的知识面狭窄,知识陈旧 我们的护理工作者普遍缺乏伦理学、心理学、行为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不重视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这给我们开展人性化护理打了折扣。
4 对策
4.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为了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须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尽量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梯队。为了减少护士人才的流失,医院也要重视护理人才的使用,完善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光辉形象,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她们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4.2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这就要求我们新老护士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补充新知识,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护理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人类进入21世纪,人们更加关注身心的健康。护士不再只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的护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健康。护士除了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群体所展示的精神风貌、伦理道德、行事风格,将进一步突出医院的形象,赢得社会效益,争取医疗市场。定期举行诸如“假如我是病人”此类活动,让我们的护理工作者进行换位思考,充分体会作为一名患者所产生的一系列需求,从而将我们的感情及智慧融入到护理活动中。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护理人员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指导下,真正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把自己置身于病人的角度,才能为病人提供真正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它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学习,长期的积累,从个人到整体,从被动到主动,从点到面,从表面到深层。作为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在逐步完善自己人文修养的同时,使人文理念真正扎根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贯穿于我们为病人服务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叶志弘.以人为本提供超期望服务.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4):315.
2 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3):1-2.
3 谢凤勤.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运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13(11):1517.
4 戴晓阳.护理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09-110.
5 谢屹红.护士排班方式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