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浓度的监测。 4.2 合理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在应用抑制免疫疗法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机、给药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针对不同的致病菌,首选敏感、窄谱及廉价的抗生素,严禁一味追求新药和广谱抗生素,以防止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4.3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有效地预防、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护理质量。但是近年来大量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流入社会,循环使用,造成医源性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因此要加强对一次性医疗器具的管理,采取采购、发放、回收专人负责制的全程管理。对设备科一次性医疗用品的购买,必须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做到进货渠道正规,“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卫生许可证)俱全。各科室在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前,必须严格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及有效期等。对回收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程序进行分类、消毒、毁形、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有登记本备查,禁止重复使用,减少环境污染,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3,4]。
4.4 加强易感科室、重点科室的管理 手术室、内镜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产房、新生儿病房、口腔科、烧伤病房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各种医疗用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HIV抗体、HCV抗体、HBsAg阳性者应该使用专用的器械和设备,并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对各种污染材料、器械应及时按不同要求消毒处理;医院供应室要保证消毒、灭菌的质量,注意对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及各科病房仪器、设备及环境的消毒和出院患者用过的物品的终末消毒。
4.5 医院废物的处理 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类管理,要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医用垃圾装在黄色塑料袋,生活垃圾装在黑色塑料袋,锐器装在专用利器盒里,有醒目标志,由专人定时到各病室收集,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重要工作。各级医院都应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监测常规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晓春,叶爱群.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349-350.
2 顾克菊,郭明华,贾淑梅,等.医院感染控制系统化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63-765.
3 施雁,田文娟,凌文洁.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无害化处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97.
4 池云峰,杨学敏,姜家莹,等.加强对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全程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98.
(编辑:乔 晓)
作者单位: 417000 湖南娄底,娄底市中心医院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