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如何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当今研究的主要课题。我科自1989年收治老年患者以来,逐步开展了健康教育,采取了沟通了解、知识宣传、个性化的宣教,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综合性的教育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具体措施
1.1 沟通了解
由于老年人多存在固执、记忆力减退、反应慢,分辨能力差,灵敏度降低,有时刻板等特点,所以护理时要耐心、体贴、及时观察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全面掌握患者的身心状态,认真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解释,对于信息交流障碍患者,可使用手势、演示、图片等沟通途径促进互动交流,热情地为患者服务,介绍病区环境及有关注意事项[1],要用同感心协助患者自我表达,使患者被理解的需要得到满足,这使身心痛苦的患者得到安慰,加深护患情感,由此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为健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2]。
1.2 老年患者自我保健能力的培养
住院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板报、电视、录像、讲座,以边护理边教育的方法,积极、正确地引导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纠正不良的卫生习惯,告知服药的重要性及进行饮食调理的方法。同时要采取鼓励安慰、启发诱导的方法,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老年患者,可发小册子、提供保健书籍给他们,并随时讲给他们听,使其学到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1.3 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根据老年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等给予恰当的称谓,如大伯、老师等,见面问候、握手,根据个人的性格及身心情况,可选择面对面的交谈,这样可促进交流及沟通,反映热情友好的态度,使患者感到关心体贴,同情、理解、消除隔阂,缩短距离。如对一些特殊的患者,在他们悲观、绝望、抑郁、寂寞、孤独时、给他们过一个特殊的生日,送一束鲜花、一个蛋糕和问候,在病房唱生日歌,他们会精神振奋、激情满怀,心情愉悦,感到被关心、重视、理解和支持,有利于疾病恢复。
1.4 要把握时机进行教育
要体谅患者的感受,由于患者住院时心理状态不稳定,如患者入院时就给患者讲太多的医院规则和制度、疾病知识,患者难以接受,更顾不上记住并照着去做,易产生逆反心理。要不失时机地宣传,要把宣传贯穿于具体的护理操作中,随时随地进行,如在输液时、发药时,告知他们药名、作用、注意事项等,这样做比较实在,患者容易接受。
1.5 综合性的教育宣传
老年患者同时有多种疾病或几种并发症,因此涉及健康教育面比较广,如有康复锻炼内容、时间,以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的内容,所以教育应连续、反复、总结、有反馈,如作息、服药、功能锻炼的合理安排,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每日给患者有序的安排后打印成卡,发给患者,才适合患者的需要。
2 小结
对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要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病人为中心,不断学习新知识,仔细观察患者情况、发现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系统的、一体化的健康教育,才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精神,身体和社会关系的完美状态。
【参考文献】
1 曹佩珍,杨佩璇,吴佩雁,等.沟通理论在暂时性信息交流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514-515.
2 莫孙淑冰 廖进芳 刘均娥.与患者的沟通的重要技巧——同感心.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96-398.
作者单位: 655000 云南曲靖,曲靖市第一医院干疗科
(编辑:丁剑辉)
(收稿日期:200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