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平等护患关系 |
|
关键词: 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提供服务与需要服务的关系,服务是护患关系的连接点,优良的服务是建立护患关系的基础。我认为,患者在接受服务的同时必须尊重护士,平等护患关系的建立尤为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护患关系大致表现为三种形式:患者高高在上,宛如上帝,对护士缺乏最基本的尊重;护士高高在上,对患者的需求置若罔闻;平等、相互尊重的护患关系。
第一种关系往往挫伤护士的自尊心,护士开始可能只是讨厌某个病人,后来有可能会讨厌所有的病人,甚至厌恶此项工作,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该说的不说了,该做的不做了,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不尊重态度,患者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帮助,客观上患者没有得到他所想得到的需求。所以患者及家属必须尊重护士,否则会适得其反。当然,这种患者毕竟是少数,作为护士应牢记自己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天职,用大海般胸怀去包容,赢得患者的尊重。
第二种关系直接损害患者的权益,事实上是护士不尊重自己的表现。护士对患者的冷漠直接损害了自己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损害了整个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从患者的利益受损到医院的利益受损,最终是自己的利益受损。所以护士必须加强医德修养,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把人类的健康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
第三种关系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护患关系也同样。如果患者尊重护士的人格、尊重护士的劳动,那就会让护士产生职业自豪感,更加热爱护理事业,从而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毫无保留地把一颗爱心献给患者,患者不仅能得到精心护理,而且会意想不到地收获许多健康知识。同样,如果护士尊重患者,即对患者真诚平等、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毫无私心,就让患者感到护士在想自己所想、急自己所急,患者自然将护士奉为天使,更加敬重护士。
交流是建立平等协调护患关系的手段,护患之间每日每时都在通过信息传递进行着思想交流,彼此之间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各种方式如语言、行为、举止、态度、情绪等表露自己的心身感受,并感知对方感受的表露,也就是说彼此产生着具有反馈作用的交互影响。护患间双向交流沟通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决定了护患关系的状态。成功的双向交流往往会取得护患间的密切配合与合作,而护患间缺乏交流,则病人易产生不信任不合作情绪,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开展,使得护患关系的形式从主动—被动型转为指导型、参与型。这种新型的护患关系形式把护士与病人置于平等地位。
提高专业技术、加强行为规范是建立平等护患关系的基础。在以病人为中心的新模式下,不仅要在提高专业技术上下工夫,而且要提高服务质量,因为高超的技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的疼痛,而细致周到的服务则会尽快帮助病人康复。同时,要加强行为规范教育,树立外在美与内在美和谐统一的护士形象。只有这样,护士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感和社会舆论的认可,赢得患者及全社会的尊重,为建立平等的护患关系奠定基础。
总之,护患关系的平等性可使护士和患者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利于交流,护士可以更好地开展整体护理,促进人类健康。
上一个医学论文: 深化整体护理管理尝试 下一个医学论文: 贲门癌术后胃管脱出重置成功一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