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与病人的心理沟通 |
|
的有效沟通,达成沟通的目标。
(四)沟通是整体信息的交流。从表面上看,沟通不过是简单的信息交流,仅仅是去理解别人的语词或非语词信号。而事实上,任何一个沟通行为,都是在整个个性背景下做出的,它传递的是一个人的整体信息。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个动作,或者去理解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所投入的是整个身心,是整个个性的反映。同样,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护士的言谈举止、表情姿势等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而且展现了护士对病人的态度、责任心等,是护士整个精神面貌的反映。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每一位护士都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病人的影响。
三、护患心理沟通的目的
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通过沟通可以达到相互了解、协调一致、心理相容。护士与病人进行心理沟通的目的主要在于收集病人的心理信息,进而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最终为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pagebreak@ (一)收集心理信息。护理工作离不开对病人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护士除了通过常规的护理查体等手段获得病人身体健康状况的资料之外,还需要了解病人的社会、家庭背景,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心理特点以及需求等方面的心理信息。这些资料的获得必须通过沟通来实现,离开了沟通,则无法获得病人真实的心理信息资料,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
(二)建立和改善护患关系。任何类型的人际关系,都是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建立的,护患关系的建立也同样如此。护士在沟通中处于主导地位,以病人为中心,有目的地为病人健康服务。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使护士获取病人完整真实的心理信息资料,而且在沟通过程中使病人体验到友好、尊重、融洽的情感,切实做到无损于病人心身健康,不违背病人主观意愿,不泄露病人个人隐私等,使病人对护士产生信任,从而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反之,则可能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或冲突。
(三)达到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通过有效沟通所建立的良好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的作用,它能使病人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同时,沟通也是一种影响他人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调整或改变他人的认知、观念、情绪和心态,使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诊疗和护理。沟通在收集病人有关资料的同时,与病人共同讨论,确定存在的护理问题,制订目标,向病人提供必要的知识和心理支持,还能依据病人的个性化特点,为其设计出比较全面、合理的治疗及护理计划,这样病人必然会尊重护士,乐于合作,从而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协调性、合作性及有效性,使之取得较理想的治疗及护理效果。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诊断的排序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诊断应用进展
|
|
|
|
|
|
|